朱雄英微微一笑,举杯示意众人安静。
朱雄英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很有力度,再加上他的身份,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此行巡视五京,是为了体察民情了解边防,如今一见,北疆安宁实乃我大明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之果,而边疆之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他目光扫过徐辉祖与朱棣,两人虽神色各异,但都听着,也没有哪个在这种场合甩脸子。
上到燕王朱棣,下到北平的文武官员,他们都很清楚,对付巡抚来的天使,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与其生冲突,不被其找到疏漏的差错。
朱雄英继续说道“徐将军所言的众将士用命,燕王殿下的威震草原,皆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但北疆安宁,既需将士们英勇无畏,血洒疆场,亦需朝廷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如此一来才能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以保我大明边疆永固,这话可还有几分道理?”
出乎朱棣的意料,朱雄英并没有趁着话柄落在他那里,就对朱棣如何如何。
其实仔细想想也知道,在大明,想要扳倒一个藩王,没有充足证据是不可能的,而想要整死一个藩王,那更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
如果藩王失德,第一步也是叫回京中教育,第二步是改封。
目前为止,哪怕是如秦王那般在封地里搞得天怒人怨,也没有说直接被赐死的。
更何况,朱棣不仅没什么罪过,功劳倒是不小。
所以仅仅靠着一个话柄,除了明面上得罪朱棣,没有任何的好处,而让他面子刺一下又能如何呢?朱棣的脸皮可是足够厚的,根本就是不痛不痒,反而让人看到了皇室不和睦的一面。
因此,朱雄英高高举起最后轻轻放下,其实是相当高明的一种做法。
最重要的是,朱雄英的立场足够稳。
他的话语里,明确表示了,他是从朝廷的角度出,而不是从他个人的角度出来,希望整个北疆都能团结一心。
说到这里,朱雄英顿了顿,似乎在思考如何更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合纵连横之策,不仅用于对外分化蒙古诸部,对内,我们也需要小心。”
这就是不点名批评了,话说的不重,也照顾了他们的自尊心,随后朱雄英话锋一转道“北平乃我大明北疆重镇,若我等能摒弃成见,携手共进,那北疆何愁不安?大明何愁不强?”
此言一出,宴会上原本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
徐辉祖与朱棣相视一眼,各自心中暗自思量。
徐辉祖率先举杯,向朱棣示意,声音中带着几分诚恳“燕王殿下,徐某先前言语或有不当之处,还望殿下海涵。”
朱棣亦举起酒杯,回以一笑“徐将军言重了,你我同为大明效力,自当同心协力。来,为了北疆的安宁,为了大明的未来,干杯!”
随着两人酒杯相碰,宴会上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朱雄英见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虽不能直接解决北平内部的矛盾,但至少为双方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为未来的合作留下了可能。
至于两人能不能合作,还是真就跟宿命冤家一样对着干,那就并非是他能左右的了,至少从自己的职责上,朱雄英已经做到最好了。
嗯,从内心来讲,徐辉祖还是不太可能跟朱棣尿到一个壶的,所以朱雄英这番话虽然顾全了两人,但过了今天,该干仗还是干仗。
当然,对于燕王朱棣本身,朱雄英还是心存疑虑的没办法,屁股决定脑袋,这个换谁都一样,只不过朱雄英没有朱允炆那么极端,就算他真的继位了,他也不打算短时间内就用那么大的力度削藩。
在朱雄英看来,连拉一派打一派都搞不好,朱允炆压根就不是玩政治的料,他的几个谋士,诸如齐泰、黄子澄,也是蠢的可怕。
若是真由他削藩,那也是徐徐图之,先把德行最不好的几个藩王给改封,然后由与他关系较近的藩王去替换,这样才是一箭双雕,至少师出有名而且让一批藩王得到好处站在自己这边。
其次则是先强藩后弱藩,先削护卫后改封,无论如何软禁甚至逼人自焚,肯定是不行的,从任何方面都说不过去。
最后,就是海外封藩的法子了。
这个思路其实从他对如何改封秦王的建议里面,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与其把大明的藩王问题当成内部矛盾来处理,在朱雄英看来,倒不如转化成外部矛盾。
为什么会爆靖难之役?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朱棣被逼的没退路了嘛,但凡朱棣有条退路,他都不可能起兵造反,如果没开天眼,都觉得以北平一地对大明倾国之力必败无疑,败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之所以明知道是败也要拼死一搏,就是因为现在不拼,马上就死。
所以,真的不要把人逼到无路可退,大明在扩张期,是可以走海外封藩这条路的,这是和平的法子。
毕竟和平削藩这种事情,对国家是有利的,也有助于历史进程走上正轨。不管怎么说,塞王制度,在明初来讲,其实都是必然的一种抉择。
不要笑古人蠢,在特定的环境下,能规定出来的制度,往往都是当时的最优解,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