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一轮箭雨,也唯有这一轮的机会。
接下来,因为这支蒙古百人队被李芳远斜兜住了,所以必须冲破李芳远的阻击,才能逃离此地。
因此,一场硬碰硬的血战开始了。
阳光逐渐驱散薄雾,将战场照得通明,空气中弥漫着铁与血的肃杀之气。
高丽亲卫骑兵,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矛,他们队形严整,进退有序,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与协同作战的能力,虽然耐力和骑射不行,但是他们人多,因此,他们就像是渔夫捕鱼的大网一样,每当有蒙古游骑试图突入阵中,都会被他们紧密的防御网迅包围。
反观蒙古游骑,虽人数不占优势,但他们凭借灵活的身手与精湛的骑射技艺,在战场上犹如幽灵般穿梭,不断寻找着高丽军的破绽。
没有机会放箭,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拔出马刀,与敌人近身搏斗。
两军交锋之处,刀光剑影交织,马蹄声、喊杀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战场撕裂。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愈激烈。
有一些蒙古游骑冲出了这条阻击线,而还有不少冲不出去,在里面苦战。
高丽亲卫骑兵凭借着人数与装备的优势,逐渐将蒙古游骑压缩至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然而,蒙古游骑并未因此放弃抵抗,他们仍在巴特尔的带领下拼死挣扎,试图寻找一线生机。
然而,随着战斗的深入,蒙古游骑的劣势愈明显,他们的体力也开始透支,在亲卫骑兵的强大攻势下,他们终于难以支撑。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交锋后,李芳远找准时机,一枪刺穿了巴特尔的战甲,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襟。
巴特尔的身体颤抖了一下,随即无力地倒下,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他的战士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
随着巴特尔的倒下,蒙古游骑的士气一落千丈,高丽军队趁机动围攻,将剩余的几十名蒙古游骑彻底击溃。
战场上回荡着胜利的欢呼声,而李芳远则屹立在战场中央,宛如战神降临。
接下来,高丽军的行军虽然依旧遭到了蒙古游骑的袭扰,但比一开始就顺利多了,至少骑兵在两侧建立了保护防线,步兵可以免受箭雨的打击,正常地行军。
很快,高丽军就来到了釜山港外侧的寨堡,并且开始进攻。
重甲步兵当其冲,他们步伐稳健,盾牌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移动的铜墙铁壁,明军的箭矢如雨点般飞来,但大多被坚固的盾牌所挡,偶尔有箭矢穿透缝隙,落在高丽士兵们的甲胄上,出清脆的声响,却未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弓箭手们则开始拼体力了,他们不需要调整射击角度,只需要四十五度角抛射就行了。
随着一阵阵“嗖嗖”声响起,一些缺乏铁甲的蒙古兵被射杀。
随着箭雨如蝗般倾泻而下,大部分蒙古兵与少量明军混合的外围防线开始出现了裂痕。
重甲步兵趁机起了猛烈的冲锋。
明军的寨堡在重甲步兵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高丽军队如潮水般的攻势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毕竟他们这些寨堡,建造在这里,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火力消耗敌人锐气的,所以也不太可能得到什么像样的支援。
对于外围寨堡的清扫和夺取,战斗从一开始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士兵都拼尽了全力。
高丽军队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逐渐取得了上风,主要由蒙古人组成的步兵防线开始崩溃,士兵们纷纷撤退,试图逃离这片死亡之地。
然而,高丽军队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重甲步兵继续猛攻寨堡,轻骑兵则紧追不舍,不给蒙古人任何喘息之机。
毕竟,济州岛的这些蒙古人在马上是龙,下了马步战,那最多就是个虫。
李芳远站在战场中央,指挥着全军进行不断地攻坚和突破。
战斗进行的很漫长。
明军在外围寨堡,还是投入了不少的心思,虽然没有多少人力投入,主要以蒙古人作为防守主力,但是设计上还是很有思路的。
所以,哪怕蒙古人战斗没那么强,也没装备那么多的铁甲,更缺乏足够的远程火力支援,但是光是这么一个一个啃下来,高丽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