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未将全部兵力集中于正面城墙的强攻,而是悄悄分兵三路,其中两路,一路直扑吉野口,另一路则绕向壶坂口,意图从侧翼和后方给南朝军队来个措手不及。
吉野口地势险要,但幕府军的精锐部队在领军的武士带领下,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穿越密林,迅接近南朝军队的外围防线,当他们突然出现在南朝士兵眼前时,驻守在这里南朝军队尚未从正面战场的激烈交战中缓过神来,顿时陷入了一片慌乱。
幕府军的足轻们也已经有不少人顺着藤蔓攀岩到了绝壁上去,迅突破了几处薄弱的防御点,南朝军队在吉野口的防线开始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没有吉野口那么险峻的壶坂口方向的幕府军也起了猛烈的攻势。
他们以弓弩压制配合步兵冲锋,在付出了大量人命以后,一举突破南朝军队在该方向的防御,南朝军队的指挥官见状,急忙调集兵力增援,但无奈幕府军攻势太过猛烈,壶坂口的防线终究还是出现了裂痕。
随着两处侧翼的相继告急,正面南朝军队的压力骤增。
北畠满雅站在城墙上,他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绝望气息,但他深知此时放弃便是万劫不复,唯有拼死一搏,方有一线生机。
“传令下去,放弃外围防线,全军退守三之丸!”
南朝军队开始有序地撤退,他们一边战斗一边后撤,尽可能地拖住幕府军的脚步,火铳手们在撤退途中不断回头射击,给追击的敌人制造麻烦,武士们则各自带领小队,利用地形进行阻击,为撤退争取时间。
终于,南朝军队成功退守到了三之丸内城。
里面还有二之丸城,以及本丸,有些类似于欧洲的多层城堡结构,占地面积远不如华夏的城池,但做了很多层,越往里越难攻克。
这里城墙更加坚固,防御设施更为完善,但同样,放弃了外围防线,也就意味着这里成了孤岛,无法再起到串联整个防线的作用。
北畠满雅站在三之丸的城墙上,望着外面如潮水般涌来的幕府军,心中既有悲壮也有决绝,他很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残酷,但南朝军队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死守到底。
幕府军紧随其后,迅包围了三之丸。
他们开始架设云梯、准备攻城器械,随着幕府军的重重包围,三之丸内城内外,战鼓声、呐喊声、兵器交击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要将天际撕裂,南朝军队虽处劣势,但士兵们并没有绝望,因为这一战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守护身后的家园和亲人。
北畠满雅站在城墙上,手持太刀,亲自督战。
他穿梭于各段城墙之间,鼓舞士气,指导防守,每当有士气低落之时,他便振臂高呼。
“吾辈虽处绝境,然意志不灭!为了家园,誓死不退!”
南朝的火铳手们此时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利用三之丸内城的有利地形,布置了多道防线,每道防线后都隐藏着几队火铳手,每当幕府军逼近,一阵密集的铅弹雨便如死神的镰刀般收割着生命,迫使敌人不得不暂时撤退重整旗鼓,而趁着这个间隙,南朝士兵便迅搬运滚石、檑木,准备下一轮的防御。
然而,幕府军也并非等闲之辈。
他们见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便开始尝试挖掘地道,企图从地下突破南朝的防线。
只不过,这里是山城,下面都是大石块,挖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幕府军也就不挖了。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但谁也没有放弃的念头,南朝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合理的战术安排,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幕府军的进攻,而幕府军则凭借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不断地向南朝军队施加压力,试图耗尽他们的体力和意志。
就在这关键时刻,天空突然风云变幻,乌云密布,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
雨水模糊了视线,淋湿了铠甲和武器,弓弩和火药也开始变得无效。
雨幕中,双方的战斗更加残酷。
南朝军队利用暴雨的掩护,悄悄组织起一次反击,他们挑选出精锐的武士和足轻,组成突击队,趁着暗沉沉的雨幕的掩护,向幕府军的薄弱环节起了突袭,幕府军猝不及防之下,防线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南朝军队趁机冲杀出去,与幕府军展开了激烈的混战。
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双方都已筋疲力尽。
最终,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南朝军队勉强稳住了防线,但三之丸内城也已经千疮百孔。
幕府军虽然未能攻入三之丸,但也给了南朝军队前所未有的重创。
北畠满雅站在城墙上,望着满地的尸体和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也有些绝望了起来,眼下的情形,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了。
防线上三个重要的节点里,自己所镇守的高取城已经被团团包围,而壶坂口也被攻克,只有吉野口还在勉力坚持,但恐怕也坚持不了太久了。
此时此刻,大明舰队成为了南朝唯一的希望。
北畠满雅抬头望向远方,他虽然看不到漆黑的海面,但心中也在默默祈祷着大明舰队的早日到来,眼下南朝的绝境,只有依靠大明的援助和支持,才有可能彻底扭转战局、重振旗鼓。
而此时大明的舰队,也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九州岛的守护大名们,因为常年与大明做生意,所以他们的消息,也很灵通。
大明先遣舰队的启航是根本遮掩不住的,毕竟规模在那摆着。
所以,在北朝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九州岛,大名们想要联合起来出动水师,试图阻止济州岛的明军舰队,从九州岛和四国岛的南方绕开沿着海岸线建立的绵长的“元寇堡垒”防御线,直接去支援南朝位于本州岛仅存的两块地盘,也就是大和国南部的吉野等郡,以及纪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