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该死了没人拦得住,愿意自己被灭亡。
节度使为了一己私利,一不高兴就造反,他们不算正义之师,无能力替代朝廷治理天下,一个个只是造反在先,被剿灭在后。
他们这样做,确是千古罪人。
战争是个形状巨大的绞肉机,先绞进去的是老百姓的儿子和丈夫。
兵士们是强壮劳动力,他们的力气用来种地生产粮食,不仅够自己吃,还能养活不种地的官府,养活种不了的老弱妇孺。
这批青壮年人的命进了战争绞肉机,国运、百姓的命运它能好么?
德宗李适任李希烈为淮宁节度使。
李适听说梁崇义反叛,就命令李希烈就近讨伐。
又命永平节度使李勉,统领名道行营,防御田悦、李正己叛军。
宰相杨炎进谏说:
“李希烈是恶霸李忠臣的侄子,他凶暴狠毒,没立下战功时,他都桀骜不驯。
他如果平定了梁崇义,立下战功,恃功自傲,朝廷就控制不了他了。”
这种情况,德宗李适临时也没有办法。
从李适他爹李豫时,就是节度使老了死了父辈传位给儿子侄子,各地军阀作派已经形成气候。
眼下只能是用临时还听话的军阀去打已造反了的军阀,让他们相互厮杀。
朝廷期望听话的军阀,灭了造反的军阀,朝廷的命还能延续。
德宗李适加封李希烈为南平郡王,兼汉北汉南兵马招讨使。
李希烈慷慨激昂,召开警师大会,集结官军三万。
他派荆南副将为先锋,从淮西出兵,半途上又突然停滞不前了。
李适知道他踊跃进兵,又得知他突然中途停滞,不再前行。
卢杞趁机会对李适说:
“李希烈军队不往前走了,恐怕是杨炎引起的。
杨炎曾阻止陛下用李希烈,估计李希烈知道了这事,就不愿意为朝廷效力了。
陛下何必爱惜这个杨炎,导致灭逆大事受挫。
我的想法是,不如先罢免杨炎,待李希烈把叛乱平定,再给杨炎官复原职。”
李适于是把杨炎降职为左仆射。
其实李希烈部队停留不进,无非是因为连续多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兵士们踩在道路上面拔不出脚,鞋子都拔掉了。
他们只得暂时驻扎休整,等待天晴进兵。
唐朝的道路,没有我们今天的水泥、沥青硬化路面,下雨天满路烂泥。
雨过天晴,李希烈领军继续前进。
经过大大小小的战斗,李希烈消灭了梁崇义叛军。
德宗李适想不出别的合适封赏,抚慰李希烈那颗邀功膨胀的心,他只得封李希烈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