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杜德身边的八名千人督在马上抱拳道:“诺,仆等这就去办!”随后那八名千人督便开始指挥着手底下的人开始在首山上忙活了起来,
侦查警戒之事也不曾落下,派出一百名斥候前往大辽河西岸巡逻,以便掌握魏军动向,
张群、杜德则是让几名士卒拎着几壶酒与他他们二人一起徒步到首山山腰的茅庐,这是一个用木篱笆围起来的院,几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路上来,
一路上乔木已经枯黄,枯黄的落叶已经落了一地,只有油松之类的长绿树种还依旧青翠,比江东之地更多了几分寒意,
这几日首山没有下雨,几人踩在树叶上,加上身上盔甲的重量,让落叶发出“咔擦—咔擦”清脆的响声,若是这几日下些雨便不会发出这样的响声了,
但听惯了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之声,听这样的声音也仿佛是一种享受,更何况林中还不时传来阵阵鸟啼、瀑布、溪流之声,就更是令人心旷神怡了,不愧为隐士隐居的好地方,
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
如孔子周游列国累了,便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诸侯尔虞我诈,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遥;
陶渊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假隐士的社会角色是官迷、财迷、名誉迷。
安贫乐道,就是隐士高洁人格的最重要的特征,管宁就是这样的真隐士。
魏时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
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
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就是其表现。
魏时清谈风气之盛、之烈,后人很难想象。
清谈又称“微言”、“清言”、“清议”、“清辩”等。这种清谈经常通宵进行,所谓“微言达旦”;
();() 有娶溺清辩,到了忘食的地步,所谓“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
更有甚者,有的名士为了在清谈中应对制胜,竟至彻夜苦思而累病甚至累死的。
比如“才性之辩”,就是当时一个热点问题。
又比如,由于道家思想流行,对老庄之学感兴趣的人渐增,此外,同样被视为阐发玄学精微的“易”学,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探讨“老、庄、易”,也成了清谈的重要内容。
不少名士,精通“三玄”,不仅在清谈中才思敏捷,侃侃而谈,而且着述有成,成了一代玄学家,如曹魏时的何晏、王弼、嵇康、阮籍,
但只要入朝做了官,那肯定是不能再称其为隐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