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唐我娶了七个公主番茄 > 第22章 以死相逼(第2页)

第22章 以死相逼(第2页)

可周仁甫根本就没给李世民这个机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来意。

“陛下,老臣听闻,东突厥求亲嫡长公主长乐,朝堂之上多有不同之声,故有老臣今日之行!”

此刻,整个太极殿只有周仁甫一人端坐,就连李世民都是站着的。

朝臣中,不少人暗自皱眉,天地君亲师,天地君亲跟周仁甫都没啥关系,哪怕周仁甫勉强能算个师者,可在君王面前,师又算的了什么呢?

李世民尚且站着,周仁甫怎么能坐着呢?

这是不恭,不敬啊!

李世民心中也是不悦,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和善的微笑。

“周老以为此事朕当如何处置?”

几乎所有人都听出了李世民话中的不满,这不等于是在说‘你要教朕怎么做?’

周仁甫抬手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块帛书,直接递给了李世民。

“陛下,河北道雨水连绵,多日未停,最多两日,河北道水患的消息就会传入长安,这封信,是老臣的一位门生托人带来的。”

(大唐的河北道,位于黄河流域,史书上有记载的水灾,仅在河北道,就有近6o次。)

李世民皱着眉,接过了周仁甫手中的帛书,帛书上说,河北道多日连雨,已有坝口决堤,水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有大批的灾民已经走在了逃难的路上。

“陛下。”周仁甫叹了口气站起了身,“陛下,赈灾之事迫在眉睫,此刻陛下若执意与东突厥起战事,苦的将是这天下苍生啊陛下!”

“且不说我大唐能否敌的过东突厥那虎狼之兵,即便我大唐胜了,又能如何?可能解我大唐的百姓之苦?”

“倘若这一战输了,陛下可想过后果?”

“隋朝灭亡,皆因隋炀帝不听忠臣劝谏,一意孤行所致!”

“陛下难道想学隋炀帝,不听良言,一意孤行?”

“国虽大,好战必亡啊陛下!”

周仁甫的一番话,惹的满朝哗然。

“隋炀帝残暴不仁,岂能与陛下相比?”

“周仁甫,陛下乃千古明君,圣主!你如此之言,实乃大逆不道!”

“周仁甫,陛下之贤明,天下皆知,岂容你胡乱编排?”

李世民把手中的帛书递给了身旁的王德,同时看了王德一眼。

王德会意的接过了帛书,随机目光扫向了朝臣之中。

“陛下贤明,自然是臣子所愿。”周仁甫看向其他朝臣,脸上露出一抹淡然的笑意。“老臣深知,远嫁长乐公主之事,会让陛下为难!”

“陛下,老臣今日上朝,已抱必死之心,木棺已停至殿外。。。老臣不惧生死,远嫁长乐公主的骂名,由老臣来背负!”

“老臣只愿陛下能怜这天下百姓,别让百姓再受战火之苦!”

李世民为什么不愿远嫁长乐?除了因为长乐是李世民的掌上明珠之外,还因为这件事的性质,实际上是在向东突厥低头!

哪个帝王会愿意向他人低头?

而周仁甫认为,李世民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可以让他放下身段的借口。

所以,周仁甫上朝之时,把木棺一并带到了大殿外。

李世民一心想做明君圣主,而周仁甫所表现的那是为国为民,所以,周仁甫料定李世民不会赐他一死。

退一万步说,他周仁甫触怒了李世民,李世民赐了他周仁甫一死,那又如何?

为国为民而死,他周仁甫必定流芳后世!

活到他周仁甫这个岁数,若能落得个流芳百世的名声,还有什么可求的?

“陛下,臣有一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