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中国古今奇案 > 第48章 穷酸秀才(第3页)

第48章 穷酸秀才(第3页)

三人顿时如遭雷击,哭作一团,连连喊冤。然而,6判官却面无表情,对他们的哭诉置若罔闻。几天后,三人被押往刑场,在闹市之上,三颗人头瞬间落地,鲜血染红了青石街道,围观的人群一片哗然。这起离奇的案件,仿佛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真相究竟如何,无人知晓。

在这起扑朔迷离的案子里,既无确凿证据,又无犯人供词,何以判得如此迅,刑罚又如此严酷?这其中,自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缘由,而那个缘由,竟是一个字——钱。

刘家两位千金,可不是心血来潮才去的官府报案,她们背后有着周密的计划和深远的图谋。

她们先是呈上了一份详尽的诉状,附带着人证和案情经过,使得整个犯罪过程看似铁板钉钉,无懈可击。然而,这只是她们的第一步棋。紧接着,她们暗中调动大笔银钱,四处打点,疏通关节,使得案情迅朝她们期望的方向展。

这两位千金,大女儿嫁给了富甲一方的石家,二女儿则嫁入了显赫的李姓门第。这两户人家,在当地都是权势滔天,家财万贯的大家族。

白日里,她们在衙门里状告不已;夜幕降临,她们便带着丰厚的银钱,秘密拜访府衙里的各级官员,上下打点,毫不吝啬。数千贯银钱如流水般花出,只为了能让这案子按照她们的意愿迅了结。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便是那成德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从敏。他不仅是当地的军政要员,手握重权,更因着其特殊的背景——唐明宗李嗣源宠妃淑妃的亲侄子,而横行霸道,无人敢惹。他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这起案子的走向。

在金钱的魔力与李从敏的暗中操控下,府衙上下对这起案子的态度出奇地一致:涉案之人必须严惩不贷,最好让他们永远闭嘴,免得再生事端。

于是,刘家兄妹二人弑亲夺财的案子,便在一片风声鹤唳中迅了结。刘家姐妹如愿夺回了家业的管理权,所有人都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行刑那天,镇州城的街头人头攒动,围观的人群中隐藏着一个特殊的身影,他就是当朝御史赵都。赵都此行原本只是路过镇州,但偶然间听闻了这起轰动一时的案件,他心生疑惑,决定私下里深入调查。经过一番走访和探寻,他不仅逐渐揭开了案情的真相,还现了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当三人被判处重刑时,赵都并未立即站出来揭露真相。他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和野心。赵都一直渴望名垂青史,至少也希望能够再升一层官位。他知道,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有所建树,赢得一个好名声。而扳倒朝中的几个大员,无疑是获取名声和地位的最佳途径。

那么,该扳倒谁呢?赵都在心中将朝廷里的重臣一一筛选,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李从敏身上。李从敏身为成德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权势滔天,横行无忌,早已引起了赵都的不满。如果能够将李从敏扳倒,不仅可以除掉一个恶霸,赢得民心,还能彰显自己刚直不阿、不惧权贵的品质,可谓一箭双雕。

有了这个念头后,赵都对李从敏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当他看到镇州府的这起冤案后,心中不禁暗喜,他知道机会来了。三个人头落地时,赵都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满是欢喜。这起冤案不仅彻底坐实了李从敏的罪行,还为他扳倒这个大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回到住处后,赵都连夜奋笔疾书,将这起案子从头到尾详细记录,写成了一封奏折。他在奏折中并没有过多关注刘家的事情,而是重点揭露了李从敏如何收受贿赂、指挥下属官员帮助两个女子从亲眷手中谋夺家业、害死三条人命的罪行。赵都深知,这封奏折一旦呈上朝廷,必将引起轩然大波,而他也将借此机会一举成名,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唐明宗接过赵都呈递的奏折,随意扫了一眼开头,心中并未起多少波澜。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地方上一起小小的家族纠纷,不值得他过多关注。于是,他便将奏折随手放置一旁,打算稍后处理其他更为紧急的事务。

赵都老谋深算,早已料到皇帝可能会对此事不以为意。他担心皇帝会悄无声息地将事情抹平,于是心生一计。在奏折送出之前,他特意誊抄了几份,暗中递送到一些文职官员手中。他谎称自己不太擅长写奏折,请对方帮忙出出主意,看看奏折中是否有何不妥之处。就这样,一份原本不起眼的奏折,开始在文官之间悄然流传。

李从敏作为地方主政官员,朝中自然有他的眼线。几个御史言官看到赵都的奏折后,心知事关重大,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了李从敏。李从敏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他深知一旦此事被皇帝重视起来,自己的前途将岌岌可危。于是,他急忙让妻子去找淑妃说情,希望能通过淑妃的关系,让皇帝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是他这一举动,反而坏了大事。原本唐明宗对赵都的奏折并未太过在意,但见李从敏如此紧张地动用关系,心中不禁起了疑云。他开始怀疑:这到底是怎样的案子,竟然会让李从敏如此紧张地找人说情?而且,朝臣呈递给自己的奏折,李从敏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基于这两个疑点,唐明宗开始意识到此案可能关系重大。同时,他也对李从敏感到恼恨,一个地方节度使居然敢在自己身边安插眼线,实在是大不敬。于是,他重新将奏折翻出来,细细阅读起来。读完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彻查此事,于是下旨让李从敏的副手符蒙重审此案,并暗中调查李从敏。一场围绕这起案子的风波,就此在朝中悄然掀起。

符蒙开始着手调查这起看似错综复杂的案件。他先找来了两个证人,经过严刑拷问,二人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吐露了真相。他们承认自己在庭上作了伪证,原来这一切都是受到了刘家两位小姐的胁迫。她们不仅以亲人的性命相逼,还给了他们一笔不菲的钱财,让他们配合说谎。

符蒙心中有了底,他又找来了刘家的管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起案件的内情。他询问管家,为何舅爷会变成了刘家的大爷,小姨子又怎么成了大奶奶。管家的回答与刘令遵和小田氏之前的供述如出一辙,这让符蒙更加确信,二人所说确实是事实。

接下来,符蒙果断地将刘家两位女儿拘押到案。一开始,她们还嘴硬,坚称自己无罪,不断喊冤。但符蒙并不为所动,他将之前收集到的证人证言一一摆在她们面前。看到这些铁证如山,两位小姐顿时傻眼了,知道再也无法抵赖。在符蒙的逼问下,她们终于交代了背后的实情。

原来,起初刘家将家业交给田令遵管理时,两位小姐是认同的。但她们的丈夫对此却极为不满,觉得家业应该交给自己来继承,而不是一个外人。刘令遵按照遗嘱的规定,每月付给二人各二万文钱作为生活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妹俩开始不满足于这些钱,她们隔三差五就找刘令遵要钱,而且要的越来越多。

刘令遵渐渐无法忍受这种无休止的勒索,于是他找到小田氏商量对策。小田氏告诉他,要多为小儿子考虑,以后该给多少给多少,多一文也不给。两位小姐得知这个消息后,恼羞成怒,在她们丈夫的挑唆之下,竟然上演了这么一出二女告状的戏码,企图通过法律手段夺回原本属于她们的家业。

案件的真相虽然已大白于天下,但符蒙却陷入了另一重困境。他深知,要查明李从敏是否有谋反之心,以及在朝中勾结的势力、暗藏的内线,还有他如何将手伸进后宫的阴谋,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任务。

符蒙是个极其精明的人,他既不想得罪权势滔天的李从敏,也不敢忤逆皇帝的旨意。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找李从敏商议。

李从敏这才如梦初醒,他这才明白自己为何会惹怒皇帝。原来,问题并不在于那起案子,而是自己过于急躁和冒进。

于是,他连夜赶回京城,找到唐明宗,如实交代了自己与后宫的来往,以及与朝中言官的勾结。他坦诚地陈述了一切,甚至一再保证自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唐明宗听了李从敏的陈述,心中的疑虑总算消除了。他决定罚李从敏一年俸禄,以示惩戒。

刘家的案子却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无辜的人已经死去,他们的冤屈该如何昭雪呢?

唐明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后做出了裁定:将刘家那两个诬告的小姐就地正法,以示公正。同时,他命令朝廷划拨抚恤金赔偿刘家,以安抚他们的家属。对于镇州府衙内那些受贿的官员,唐明宗更是毫不留情,下令将他们全部处决。

这起案件真是一波三折,有人心怀不轨,有人居心叵测。但值得欣慰的是,亡魂们终于得到了清白之身,他们的冤屈也得以昭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