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中国古今奇案 > 第230章 带着一把尖刀防身(第2页)

第230章 带着一把尖刀防身(第2页)

回到杭州府,冯大人立即命人贴出告示,宣称新任巡按大人急需几名书吏协助办案,凡是会写字的均可前来应征。一旦被选中,将有机会在官府工作一个月,并获得十两银子的酬劳。这一消息迅传遍了整个杭州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告示一经张贴,杭州城内顿时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短短三天,便有近千人争相前来应征,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要在巡按大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作为筛选的第一步,应征者被要求现场书写一段话,其中巧妙地嵌入了亭柱上那段神秘留言的部分字词。

经过严格的筛选,所有完成测试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满心期待地回家等候通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赵六儿在仔细比对这些字迹后,现竟无一人能与亭子上留下的字迹相匹配。

冯大人得知这一结果后,陷入了沉思。他再次将这近千份字迹细细查看,最终挑选出了二十多份较为出色的作品。为了进一步验证,他让赵六儿通知这些抄写人隔日再次前来,但这次要求他们用石炭在木板上书写。

经过再次的严格比对,冯大人终于现了其中的奥秘。一个名叫朱必流的人,他的字迹与亭子上留下的字迹如出一辙,完全一致。朱必流,曾是钱塘县的皂隶,因嗜酒好赌被革职,如今以街头卖字为生。

一个卖字的人为何会牵扯进这起杀人案中?朱必流与死者之间到底有何恩怨?冯大人决定进一步试探。

傍晚时分,赵六儿找到了朱必流,谎称他被冯大人选中,成为协助办案的书吏。朱必流不疑有他,兴高采烈地跟着赵六儿前往高浊亭。

路上,赵六儿故意透露说“最近高浊亭生了一起杀人案,冯大人查了几天都没找到线索,可能打算结案了。现在需要你去写个告示,宣布案件已结。”

两人走到高浊亭时,冯大人还未到。赵六儿借口去接大人,将朱必流独自留在亭中。此时,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一阵凉风吹过,朱必流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正当他心神不宁之际,忽然听到亭子后面传来一个阴森森的声音“你是谁?为什么要杀我?”朱必流猛地回头,只见那座新坟上竟然冒起了一团鬼火,火光中映出一张满脸是血、面目模糊的人脸。那人死死地盯着朱必流,不停地追问着同一个问题。

朱必流吓得魂飞魄散,双腿软,几乎要跌倒在地。他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然而,除了那团鬼火和那张模糊的人脸外,周围一片寂静。

难道说……这真的是死者的鬼魂在向他索命吗?朱必流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惧感,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夜幕低垂,高浊亭的周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朱必流站在火光摇曳的亭子里,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滑落。他望着那团鬼火和火光中若隐若现的模糊身影,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但嘴上却仍壮着胆子辩解“老兄,这事儿真的不能怪我。你说你那荷包里有钱,我才……哪知道里面只有两个桃子?我杀你,纯粹是因为你欺骗了我,你说对不对?”

话音刚落,那团鬼火似乎更加旺盛了,火光中的人影提着灯笼缓缓逼近。朱必流只觉得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一步都迈不开,喉咙里像塞了棉花,连声音都不出来。

那人走到朱必流面前,阴森森地问道“你究竟是用什么杀的我?”

朱必流结结巴巴地回答“是……是尖刀,我……我把它扔在家里了!”

话音刚落,那人突然从腰间摸出一根铁链,咔嚓一声将朱必流牢牢锁住“好你个朱必流,别废话了,跟我去衙门吧!”

这时,朱必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冯大人精心策划的陷阱。赵六儿将他引来此地,而赵七儿则扮演那个可怕的“鬼魂”,逼他说出实话。

大堂之上,朱必流再也不敢有任何抵赖,他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自从被革职后,他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而赌博的恶习又让他欠下了巨额赌债。为了还债,他随身带着一把尖刀防身,同时也作为行凶的工具。

那天,朱必流在高浊亭休息时,遇见了一个外地人。那人腰间挂着一个鼓鼓的荷包,让朱必流误以为里面装满了钱。于是,他心生邪念,趁那人起身离开时,尾随其后,一刀毙命。

朱必流紧张兮兮地解下那荷包,心中默念着“这回终于要达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荷包,结果却傻眼了——里面哪有什么白花花的银子?只有两个硕大的桃子,红得仿佛要滴出血来。

“这……这什么情况?”朱必流目瞪口呆,忍不住嘀咕,“难道这年头吹牛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那个不幸的外地人,因为一时的炫耀,竟然真的送了命。朱必流则是懊悔不已,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顶。

但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朱必流吓得赶紧逃到乡下,躲了几天。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官府的人找上门来。过了十天半个月,见外面风平浪静,他以为已经躲过了这劫,于是又壮着胆子回到了城里。

再次路过高浊亭时,朱必流惊讶地现,那个可怜的死者已经被好心人埋葬了。他心中暗自庆幸,觉得这下子应该没人再会追究了吧。于是,他随手捡起一块黑炭,在亭柱上写下了那句神秘的话“你也错,我也错,我在杭州打毕剥。你若取我命,除非马头生两角。”

然而,正所谓“谋财虽未得财,害命却必然要偿命”。朱必流虽然一时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在公堂之上,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罪行,最终被处以斩刑。这一下,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得到钱财,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喜欢古今中外奇案录请大家收藏古今中外奇案录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