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无锡是真的被打怕了,徐琨担心如果吴景不走,到时候他要坚决死守不肯投降的话,自己该怎么办?
与其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倒不如先劝走吴景,自己能守则守,不能守则走,若是既不能守也不能走,那就降了。
看着书信,徐琨面色狰狞,咬牙切齿,却始终做不出决断。
此时城外的刘封大营之中,各处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土木工程。
虽然此时是冬日,土地被冻的较为结实,好在一来这里是江东,要比北方暖和上不少,二来徐州军中也多出了许多铁质工具,比如铁制的锤子、锄头、铲子等等,都大大提升了效率。
刘封的大帐第一时间就被立了起来,以供刘封在其中处理军务。
此时,刘封正在接待一名壮勇之士。
此人姓贺名齐,字公苗,会稽郡山阴县,是会稽军中的一名军官。
为王朗所遣,自上虞出海,走水路前来求援。
“启禀征南,我主如今危在旦夕,恳请征南立刻兵,救援山阴。”
贺齐和董袭一样,都是在孙策南下攻打王朗,偷袭高迁屯时投降孙策的。
董袭干脆就是高迁屯反水的,贺齐则不一样,他的地位可比董袭高多了。
如果说东西只是一个中等,甚至是低等豪强,那贺齐家可是山阴名士,而且也是豪强。
贺齐本人就是郡吏出身,后来还代理剡县长,他的成长轨迹其实是和甘宁很是相似的。如果甘宁没有造反,也会在蜀中如此一步步提升的。
在固陵之战中,原本历史上的贺齐以及贺家是中立的,并没有下注在王朗身上。
可这一次不同,因为局势大为变化了,孙策的兵力虽然和历史上差不多,和潜力却小太多了。
原本历史上孙策南下会稽的时候,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丹阳和大半个吴郡,最少也是一郡半的实力,可如今南下时,虽然南边不断战果频传,可北边却是屡战屡败。
再加上丹阳根本就没入过孙策的手,这时的贺家以及绝大部分的会稽士族豪强们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下注到了王朗身上。
如今山阴被围,贺齐不得不出城绕行上虞,从海路前来求援。
有一个非常反常识的冷知识,海运规模并不是越靠后就越达的。
实际上海上贸易、运输繁荣的时代,两宋是为,其次却是两汉,当然,大明没法定义,郑和下西洋确实技术先进,规模庞大,但也就这么一次。后来的明廷就连漕粮海运都搞不定,更别说其他的了,可同一时期,走私船的规模却是大的吓死人。
自西汉起,交趾(包括越南北部)的供奉税赋就是从海路经候官转运到长江,然后从邗沟输送至中原的。这个时候,有大量的海船负责海路运输,虽然技术没有后世先进,但规模却是不小的。
因此,贺齐走海路求援,实在是相当合理。
贺齐本人高大魁梧,面相正气,看向刘封的目光中满是崇敬和乞求。
贺齐可是山阴本地人,山阴城中就有许多他家的亲朋好友,一旦陷落,他几乎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刘封记得贺齐这人能力也是相当不错,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虽然没法和那些顶级人才相比,但怎么都能算是个文武都上7o分的人才了。
孙策拿下会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举了贺齐为孝廉,可见贺家在会稽郡的地位之高,仅次于周、虞两家,还在林、焦诸家之上。
“山阴城中尚有多少人马?以你之见,山阴还能坚守多久?”
刘封看出了贺齐心中的焦急,他直接了当的询问起军情来。
贺齐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赶忙回禀道:“城中仅有六千完整郡兵,另有两三千溃兵,若得时间整理,也可堪一战。只是孙军正在衔尾追击,不日即可抵达山阴城下,山阴城中最多只有两三日整备的时间。”
刘封眉头紧皱,站起身在帐中来回走动。
他这边还要对付吴县之敌,肯定是没法援救山阴的。
如果要救,那就只能指望太史慈、周瑜他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