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中国盾构 > 第43章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第2页)

第43章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第2页)

“听说背后有人嚼舌根,说你老严顶撞德国朋友?”

“谁和他们是朋友?不花钱他们肯来和我们做朋友吗?”

“不要这么说嘛,八十年代那会儿咱们国家好多工业基础项目还真就是德国朋友伸的援手。”

“那会儿两德还没统一嘛,现在形势变了,人家说话硬气着呢。”

徐复文放眼眺望连绵不绝的秦岭大山,这条中国南北的分届线一边还带着北国的冷风,一边却展现着南国的温润,贯通东西、连接南北,这种活儿当年的老铁没少干,现在兵改工了才知道,祖国大好河山的建设才刚刚开始,有些路还很长。

徐复文长舒一口气大声说道:“没办法,谁让人家的家伙好,家伙好腰杆就硬,当今世界敢在这个领域叫板的也就三个国家,基本垄断在几家公司手里,路德公司是这方面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

严开明亲手提出采集上来的地质样本,不无担忧地说道:“看,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和前面的不一样,这边的地质带有断层。”

经验丰富的严开明仅仅看了一眼样本就做出断言。

徐复文接过样本看了看说:“哟,还真是,也不知道德国的家伙行不行?”

“行不行也是我们自己的工程,必须想办法解决。”严开明放下样本,回过头说,“你刚刚说他们是世界一流的?”

“对呀。”

“嗯!”严开明坚决地说:“要学就学一流的,二三流的有什么意思?就算学好了还得重新研究,走弯路啊。”

徐复文大笑:“那你可要加油啦,能不能弯道超车就看你老严的啦。”

“我肯定尽力,不过你得帮我想办法,要知道这可不是咱俩竞赛,你我可是一条船上的。”

就在严开明全力以赴准备迎接这两台世界先进的超级装备时,一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常规会议可把严开明气坏了。

“要我说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多便宜啊,反正买来的也用不了多少次,算成本,一个工程下来比租用的造价高多了。”

这是一位从原铁路系统调过来的老技术员,名叫赵秉全,调过来任质检员的,也许是原来做甲方惯了,也许是质检这个工作本身就是挑毛病的,他坐在众人中间说着上句,看起来倒像领导一般。

“这就不对了,如果我们自己能造,单台的价格肯定会下来,如果能形成产业……”严开明当场反驳道,不过他太理想化了。

“咳……”

一声重重的咳嗽打断了严开明,他放眼望去,声音是从坐在上首第二个位置发出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当年的老上级,硬骨头九连的指导员齐壁光。

“我算过一笔账啊,买两台11亿,租的话只需要1亿,自己造……”他沉吟着,又看了看今天会议的全是自己系统的人,于是仗着胆子说:“自己造就是个无底洞,不知道要浪费多少国家资金,那些宝贵的资金可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啊,比如兴建教育……”

“指导员!”严开明重重地说,这么多年了,见到老上级他还是改不了口,他痛心疾首地说:“怎么连您也抱着这种想法?你难道忘了天山脚下那268位战友了吗?”

齐壁光当即一怔,随即反驳道:“我怎么会忘记?我这算的是经济账,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都得顺应市场规律来。”

是啊,市场。

还记得兵改工那阵,新成立的华铁公司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现在倒好,拿市场当法宝,好像只要说出符合市场规律,一切都是对的。

市场真的有规律吗?

有的,不过不必像齐壁光说的那样“一切都得顺应市场规律来”,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市场规律是可以主导的,和当年战天斗地一样,只要有决心,人定胜天。

不过在当时,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在场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支持齐壁光这种思想,而那些支持国产制造的人也不敢硬顶,显得严开明格外孤独。

“抱着这种思想,我们早晚要受制于人的。”严开明据理力争。

“我当然知道。”齐壁光被老部下驳了面子,很难高兴得起来,他重重地说:“可是盾构机涉及地质、土木、机械、电气等等等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机械工业底子很薄,还有大量基础建设要搞,那么多项目难道要等你把盾构机研究出来再搞?五十年后吧!”

齐壁光说得是现状,也是事实,虽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可是在场人当时却挑不出毛病。

这会开不下去了,走的时候严开明沉闷地丢下一句话。

“等着吧,别看德国人要了这么高的价,这事儿还没完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