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国色生辉人物介绍 > 第 35 章(第2页)

第 35 章(第2页)

温益卿道“今日你给我出城去感因寺,一日不顺利动工,你一日别回来”

江为功目瞪口呆“郎中”

“你不愿意”温益卿轻描淡写的,话语中却藏着不容分说“在其位谋其政,你要是连这点儿差事都做不好,那就回家去继续保养你的脸吧”

江为功的脸开始抽搐。

“至于你”温益卿又看向阑珊,“你倒是个肯为你上司出头的,只不过有些事只靠嘴上功夫是不行的,辅大人不远千里将你接到京城,甚至连荣王殿下都格外关切,你的千金贵体不敢有损,还是回营缮所去乖乖呆着吧。”

温益卿说完后,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

阑珊做了个揖,不卑不亢地说道“多谢郎中照拂,不过温郎中这份以己度人的心思未免太多余了,虽都受着辅大人跟荣王殿下的关照,但小人跟大人您可是不一样,小人没有大人那样好命,不能一步登天以势压人,只能踏踏实实的办自己的差事,凭自己的本事在工部立足,毕竟小人的结妻子不过是个出身寒微的小户人家女子。”说到最后,她很遗憾自己没能尚公主似的摇头。

温益卿的脸色刷地又变了“舒阑珊我看在两位贵人的面上才对你客气三分,你最好别不知好歹,变本加厉不要以为我不敢处置你”

“大人当然敢,听说大人在工部地位然,除了尚书外,连侍郎都要让大人一头,”阑珊叹了口气,“可我这个人脾气有些倔,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但有人若想打我的脸,我自然要打回去才成。”

说到最后的时候她坦然地抬头,双眼微微含笑地看着温益卿,不是挑衅,而是笃定。

方才是温益卿先嘲讽她是仗着杨时毅跟赵世禛的势力,“千金贵体不敢有损”,所以阑珊便报以颜色,同样出言嘲讽。

温益卿当然明白,他盯着阑珊忖度片刻,忽地一笑“好啊,本官本是因为别人的嘱托好意照料你,没想到你竟误会了、不领我的情,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徒劳,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踏踏实实办事,凭本事在工部立足吗既然如此,这次江所正前去感因寺一行,你便陪同吧,一来可以施展你的大才,二来也正好成全你维护你的直属上司的忠心,你说,本郎中这样安排,是不是苦心孤诣,你可满意”

江为功听着阑珊跟温益卿针锋相对,果然不负他望,怼的解气。

他不敢抬头,脸朝地笑的眼睛都不见了。直到听温益卿说让阑珊跟他一块去感因寺,江为功才猛地抬头“温大人这个怕是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

“这个,舒丞才来营缮所,上下的流程等还不熟悉,立刻叫他出外差是不是有些太急了”何况是感因寺那种连他都觉着头大的地方。……

“这个,舒丞才来营缮所,上下的流程等还不熟悉,立刻叫他出外差是不是有些太急了”何况是感因寺那种连他都觉着头大的地方。

“是他自己先夸下海口,本官才给他这个立功机会的,”温益卿转开目光看向阑珊,“舒丞,你上司给你说情,你现在打退堂鼓,可还来得及,免得将来在辅面前,说我以大欺迫于你。”

他很想看阑珊露出吃瘪的表情,但是让温益卿失望的是,阑珊仍是坦坦然然的一笑“温郎中格外优待我,我怎么能不识好歹呢卑职领命。”

江为功忙拦着“舒丞”

温益卿眉头一蹙,暗中咬了咬牙“好果然是少年豪气。”他冷笑了声,又对江为功道“不要以为本郎中只管催,我已经把有关之事上奏,近日就会有人前去协助你们。”

江为功忙问“是什么人”

温益卿没理他,只瞥着阑珊道“事不宜迟,你们即刻出吧本郎中就在工部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阑珊跟江为功退出了温益卿的公房中,江为功拉着她的衣袖紧走几步,出了月门才站住脚。

他焦急地说“你怎么就答应了他你可知道那是什么地方那些干活的工人们,他们常年东奔西跑,什么地方没去过,什么怪异的场景没见过,连他们都忌惮恐惧的地方,何况你我我是避不开,你明明能避开怎么还中他的激将法呢”

阑珊回答“我知道温郎中是故意激我,只不过我更不想看他得意的脸,而且所正你都要前往,没个我隔岸观火的道理,到底要跟上司同进退。”

江为功吃惊地瞪圆了小眼睛“你、你”他又想训阑珊冒险,可心里又有些莫名的感动。

阑珊笑道“当然我也有私心的,我这人好奇心重,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工人失踪,甚至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我也想亲临其地看一看。”

江为功这才笑道“真是服了你了,好,不管刀山火海,咱们一块儿去就是了”

两个人商议定了,江为功便吩咐随从去备马,准备其他一应物件。

出门的时候,他忽地想起一件事“温郎中似乎老跟我的脸过不去,是不是他自己生得那样,就不许别人也保养保养了”

阑珊忍笑道“大人何必跟他比,他不过是脸白些而已,整个人看着阴阳怪气的,哪里比得上所正这样有男子气概。”

“识货”江为功得意地哈哈大笑,一时把去感因寺的忧虑也抛之脑后了。

这感因寺在城郊二十里开外的摩诃山下,原本是一座小道观来着,听说很久以前有道士常在内炼丹烧汞之类,弄得乌烟瘴气,后来某天那道士失了踪,因为地方偏僻,更没有人前往,这道观就废弃了。

可是据居住周围的百姓们说,这道观本就有些邪气,比如别的废弃房屋往往会沦为鸟兽聚集的所在,但是摩诃山上的飞鸟却往往绕开这道观飞,而且绝不会停留在道观之中,连那些山中的野狐,黄皮子等也并不踏足道观一步不过这些只是传闻,毕竟不会有人真的过去盯着看鸟兽是否栖息道观。

之所以要在此地起早感因寺,是因为皇后娘娘之前偶得一梦,梦见自个儿身在摩诃山下,有一位菩萨向她讨要一座安身寺庙,皇后娘娘将梦中所见告知了圣上,皇帝叫钦天监测算,便选定了这野道观的旧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