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在大唐横着走 > 第56章 王鉷的伎俩(第2页)

第56章 王鉷的伎俩(第2页)

这时,外面传来通报“圣人,建宁郡王来了。”

“让他进来。”

不多时,李倓进了殿,走到前面行礼,说道“臣参见圣人,恭祝圣安。”

李隆基板着一张脸说道“在一边站着!”

“是。”李倓退到一边站着。

他看见了李林甫、杨慎矜,还看见了王鉷,心里难免升起疑惑,李隆基见大臣的时候,找自己过来做什么?

李隆基瞥了一眼站在一边的李倓,不知道为什么,就忍不住想骂他一顿,但还是忍住了。

李隆基对王鉷说道“开始吧。”

王鉷看了一眼李倓,又看着李隆基说道“臣要汇报京兆府和籴与租庸调的情况,这……”

“说吧。”

“但建宁郡王他……”

“你不必管他,你就当他不存在!”

李隆基的语气多多少少带点情绪,这让李林甫都感到意外。

圣人这是怎么了?

是对建宁郡王有意见?

既然有意见,为何还在宰相和户部汇报财物税收的时候,把他召进宫里来?

连向来会揣摩圣意的李林甫,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鉷无奈,只好说道“是,回禀圣人,今年京兆府的户税为1o万贯。”

“1o万贯?”李隆基忍不住问了一句,“京兆府现在有多少户人家?”

“回禀圣人,京兆府现在有4o万户。”

户税是李隆基时代弄出来的,之前的大唐是没有户税的。

大约每一户平均缴纳25o文。

李隆基说道“继续说。”

“田租4oo万石。”

李隆基问了一嘴“田租已经开始收了么?”

“现在各县在统计,4oo万石没有问题。”

租庸调里的租,收的粟,这不是田税,是丁税,每丁每年缴纳粟二石。

这其实不算重,唐初施行的均田制,例如每户有田一百亩,按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一年出粮1oo石,一户平均6人,一户加纳12石田租,还剩88石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