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回家过年刘洪文 > 第126章 为凑药费新初忙着拉广告喜迎冬至钱程请客度周末(第1页)

第126章 为凑药费新初忙着拉广告喜迎冬至钱程请客度周末(第1页)

母亲忙着新明的婚事,这有什么办法呢?她不忙,也没人忙;小融终于放寒假了,但她似乎比上课还忙,她要忙着教小石头认字数数,这翻过了年,小石头就要发蒙读小学一年级了;新初忙着拉拜年广告,当然,他跑的还是那几个老单位,找的还是那几个老熟人,这都是欧琳琳当年为自己打下的基础,还有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拿下来的那个脱硫厂的李总。

谭大龙不但继续做了一个整版的广告,还给新初带来了一个莫大的好消息,说县长很快就要扳正了,王科长很快就可以跟他做秘书调县委办了。

“那田书记呢?田书记去哪里?”新初焦急地问。

谭大龙蛮以为新初会为王县长的转任、为自己做上县委书记秘书而感到兴奋,却没想到他如此无动于衷,反倒是更加关心田书记的去向,便不解地问道:“田书记去哪儿跟你有啥关系?他走都要走的人了,你还对他的事如此上心?我看你对别人的事比对自己的事还关心!”

新初便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当然更关心自己的事啊!只是……只是,田书记毕竟做了我们这么久的县委书记,他说走就走了……我……也是问问而已嘛!”

“你还是关心一下自己的事吧!继续研究城市经营。上次那篇《关于宕渠县经营城市的几点粗浅思考》,王县长看了拍案叫绝,说这几点思考一点也不粗,更不浅,正是当前我们县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的几个点。只是,时机还未成熟。”

“时机怎么不成熟?我看现在正是时候。”

“这个……就不是书上的东西,王科长你就不懂了,王守县长再想抓,但他也只是个县长。只要书记不发话,县长也是白忙活。”

“经营城市,既提升城市形象,又增加财政收入,还满足群众需求,这样的好事,田书记不支持?”

“他也想支持啊!可是买地的老板不干啊!谁想从腰包里多掏出钱来?”

“老板说不干就不干?老板算老几?”

“老板算不了老几,但能把算得了老几的人拿下。所以,这招拍挂的事,推起来难啊!算了,我今天不跟你探讨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了,你下去再好好琢磨一下这城市经营方面的事吧,王县长一过来,城市经营的工作一定得全面铺开,大张旗鼓地搞!”

新初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他又想起了钱程和袁通,是啊,也可以找他们拉拉广告啊!毕竟,他们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了,单位上随便挤一挤,打半个版面的广告还是可以,实在没法,三分之一个版面也行,多少也是个钱,母亲这药费一天比一天贵,不知还要花多少钱呢?可是,这年终一到,他们又得为这农税提留的忙乎吧?哎,算了,人家比自己更着急呢!

新初就放慢了脚步,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突然觉得,这街上的三轮车取缔了,骑门摊也没有了,固然显得有些秩序井然,但也冷清了不少。尤其是这大年将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哦,少了点烟火气,这人间的烟火气。

新初刚走到县委机关大门口,钱程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新初你今晚就不要安排其他的了,我就在我对面的县政府顶楼大会议开会,袁通也在,我一会儿把熊小奎也约起,晚上一起聚一下,我们好久没有聚过了。还有,把嫂子也喊到一起,她们放假了,在家待着也就待着,反正没什么事干。

新初说:“我有什么安排?我就等你安排!要叫嫂子的话,你把弟妹也得叫起,否则,她一个人在那儿坐起尴尬。”

“那是必须的,她们三个随时都在一起的,要叫肯定得一起叫上。熊小奎不用说,袁通那里我再给他强调一下。我不跟你多说了,我进去开会了。”钱程说完便把手机调成了震动,向会议走出。为了晚上的聚会,他是利用上厕所的机会,溜出来给新初打的这个电话。

小融原来是不想出来吃饭的,薛亮和蓝蓝来宕渠度寒假,新初母亲也病了,她得在家帮着做饭,但听说王爽和李莉都要参加,但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钱程和王爽早早就到了房间,熊小奎正好在县局来汇报案子,他和李莉也跟着赶了过来。

熊小奎已是三江镇派出所的副所长了,他是董礼了三江镇做区委副书记后不久就跟了过去的。钱锃再三强调说,自己到三江镇,绝不是靠父亲,而是靠自己的工作,靠办案子。钱程不想做父亲的影子,但他每走一步,人们都议论纷纷,说是靠他父亲的关系,他父亲要不是当过县公安局的局长,他一个毛头小伙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一下就调到了三江镇,还做了派出所的副所长。人们爱议论,也就让他议论去吧,嘴巴长在人家的身上,谁能管得着呢?偏偏那镇派出所的黄所长有些慌了,他知道,熊小奎的父亲就是从三江镇派出所的所长走出去的,虽然他现在已经不是县公安局的局长了,便人家还是县人大的副主任啊!熊小奎来三江镇派出所,肯定是冲着他所长的位置来的。黄所长明面上不敢把熊小奎怎么样,但在工作中难免不给他穿小鞋。熊小奎经常往县局跑,一来是汇报工作,二来也是打听些风声,以免自己被莫名其妙地误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初在门口接到了小融,进了房间便问:“钱程,袁通呢?”

钱程笑道:“我们的袁书记还在开会,今晚一时半会儿可能出不来了。”

“他出事了?”熊小奎一听到说出不来了,就特别地敏感。

“事倒是有事,但不是你说的出事那个事,我们的熊所长是案子办多了,动不动就出事!”钱程故意卖关子。

“到底是什么事嘛?同样的会,你都可以出来吃饭,袁通还待在里面出来不到?”新初也有些不耐烦了。小融在一旁扯着新初的衣袖,提醒他说话的语气。

“我们今天开的农税提留征收工作紧急会议,王县长说,年关在即,农税提留征收工作必须坚决完成,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没有完成任务同志全部留下来,就在这个会议室里电话办公,任务完成一个就走一个。”钱程有些得意,描述得绘声绘色,“王县长的话一讲完,整个会议一片哗然,紧接着就是手机声不断,全都在催款。”

“你呢?这么快就完成了?”新初顾不上小融的提醒,追问道。

“我跟你说过,我那个乡,农税提留是全县完成得最好的……”钱程瞄了一眼新初,看他满脸疑问,又补充道,“不是最好的,也是最好的之一,开会时离任务数差点也不多。会后一个电话,乡上农经站、财政所一个想了点办法就把任务给了了。算了,不说那些了,我们今天既是度周末,又是过节,大家说点高兴的事情。”

“今天过个什么节?”王爽笑道:“钱程你摸一下你的额头,你是不是冷感冒了发高烧,打胡乱说哟?”

“我是既不冷,也没有发高烧,县上再缺钱,会议室的空调还是开得起的,暖和得很!”钱程也笑了,大声道,“今天是冬至,你们以为过年才是过节,冬至就不是过节?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过这个节了。”

“冬至如大年。”一向喜欢读书的新初,怎么会不知道冬至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呢?虽然,那些年,家里的年都没有好好过过,更不要说冬至了。

《后汉书礼仪》又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朝廷还要专挑能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如今,我们几个在外欢喜,而袁通却因为农税提留任务没有按期完成,还要在会议室里办公,这不得不叫人唏嘘。看来,这乡镇“一把手”也不好当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