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古今中外学艺录第12集 > 第113章 穷儒门婿(第2页)

第113章 穷儒门婿(第2页)

原来,朝栋与琼玉早已情投意合,但因家道中落,难以完成婚礼。琼玉为了帮助他,私下赠予他金镯银钗和丝绸。然而,她的父亲却嫌贫爱富,屡次要求退婚。朝栋无奈,只得接受琼玉的好意。

包公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此事若真,我必为你做主。明日互对之时,你将此事一一详说,看她父亲如何处置。我必拘来琼玉对证。若果有其事,我必判你们完婚;若你撒谎,我必向你偿命。”朝栋再三叩头,感谢包公的周全之恩。

次日,包公拘审邹士龙和朝栋,让他们当庭对质。邹士龙一口咬定朝栋是贼寇,要求包公严惩不贷。然而,包公却不为所动,他问道:“朝栋既是宦家子弟,又是学堂中的佼佼者,你为何要如此对待他?”他转而问朝栋:“你父亲是清官,你却是贼寇,你忍心玷污家谱吗?”朝栋坚决否认自己的罪行,表示自己是遵循诗礼、居仁由义的君子。

包公又追问赃物的来源,朝栋坦诚相告,称是琼玉所赠。邹士龙大怒,指责朝栋推卸责任。包公却冷静地问道:“你女儿深闺之中,如何能将这些财物交给朝栋?”朝栋答道:“事出有因。”在包公的追问下,朝栋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春三月时,朝栋因事路过邹家花园,偶然遇见琼玉和丹桂在观花。次日,他又经过此地时,琼玉已先在园中等候。她告诉朝栋,她的父亲想要退婚,并已请伯廉来说和。琼玉见朝栋衣衫褴褛,便约他夜晚来园中说话。当晚,朝栋依约而至,丹桂开门迎他入内,备下酒菜款待。席间,琼玉将一对金镯、数双银钗和三匹丝绸赠予朝栋。朝栋因母亲病重无钱买药,便持其中一个金镯托饶银匠代换银两。不料,这金镯却被邹家的家人梅旺哄走。对于丹桂被杀一事,朝栋表示自己确实不知情。

最后,朝栋恳请包公念及先父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且母亲病重在床,希望能成全他的婚事。同时,他也请求包公缉拿真凶,以正典刑。他表示,自己将永远铭记包公的恩情。

包公听后,眉头紧锁,对参政说道:“老先生,若是家教不严,怎能怪罪于这年轻人?”参政急忙辩解:“这都是无稽之谈。我女儿举止得体,怎会做出这等事来?”包公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您如此坚决,那就让令爱出来作证,一切自然明了。”

朝栋鼓起勇气,坚定地说:“只要小姐肯出面作证,如果事实证明是我说谎,我愿意以死谢罪。”参政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若此事为虚,朝栋何以得知他与夫人之间的对话?但若为真,他又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心中犹豫不决,面露难色。

包公见状,激将道:“老大人身居高位,怎能不细查此事?”参政被激得有些恼火,脱口而出:“知子莫若父,我家中之事,我岂能不知一二?”包公冷笑一声,道:“只怕此事传出,对令爱名节有损。既然您坚称无事,那就请令爱出来作证,又有何妨?”

参政一时语塞,只得命梅旺回府接小姐前来。梅旺匆匆回家,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夫人。夫人听后,急忙进入女儿房间,将事情原委一一告诉她。小姐心中明白,只有她出面作证,才能为朝栋洗清冤屈。但想到要面对众人,她心中不禁有些害怕。

梅旺催促道:“小姐,包老爷正在等着您去听审呢。”小姐无奈,只得鼓起勇气登上轿子前往衙门。下轿后,她紧张地走进大堂,见到包公和众人。包公直视着她,问道:“朝栋说金镯是你给他的;而你父亲却说是朝栋劫得的赃物。真相究竟如何,你说来听听。”

小姐害羞地低下头,不敢回答。朝栋见状,急切地说道:“既然我们曾经相识,你就直言不讳吧,难道你真的忍心看着我身陷囹圄吗?”小姐年纪尚轻,终是不敢开口。包公见状,怒敲棋子,厉声骂道:“这朝栋真是可恶!口口声声谈论孔孟之道,行为却如同盗贼一般。你为何要用这些虚话来欺骗官府、蒙蔽圣上?来人,重打四十大板,再问他一个死罪!”

朝栋被吓得哭了起来,他躺在地上大哭道:“小姐啊,你当初为何要那样做?我们当夜的誓言你还记得吗?如今我受刑都是因为你的缘故啊!我死了倒也罢了,可家中还有老母,谁来照顾她呢?”小姐听到这里,也忍不住低下头,含泪说道:“金镯确实是我给朝栋的,但杀丹桂的人并不是他。那晚贼人进入房间时,我在灯影下隐约看到那人是个半老有须的模样。”

包公听后,点了点头道:“此言公道,那就饶过你这回吧。”朝栋闻言,如释重负地站了起来,跑到小姐身边。小姐见他头散乱,便跪在他身边为他整理头。

参政看到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他大声喝道:“这妮子一定是被吓得眼花了,没看清楚就乱说一气。”小姐心里已经明白过来,但看到父亲怒,更加不敢开口说话了。

包公见状,冷冷地说道:“既然令爱吓得眼花看不清,想必老先生您看得更清楚吧?那您不如直接给这年轻人定个死罪,何须我在这里费尽口舌?再说,丹桂原本还是为这年轻人做红娘的呢,他又怎么可能忍心杀她?”

参政一听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反驳道:“我女儿还小,怎么可能会有那种西厢记里的故事?”包公微微一笑,说道:“先前真情,已经在那挽的瞬间表露无遗了,你又何必苦苦争辩呢?”

参政无奈,只得说道:“好吧,我认错了,就请老大人您公断吧。”包公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当时与这年轻人的父亲既有同窗之谊,又有指腹为婚的盟约,再加上两人情投意合,何不让他们尽快完婚呢?”

参政叹了口气,说道:“虽然他说丹桂不是他杀的,但她的死确实与他有关。我必须要他查出真正的凶手,才能洗清他的罪名。”包公淡淡地说道:“查案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吧,七天后我一定能把凶手找出来。然后我们再挑个吉日,让他们完婚。”

参政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愤愤地离开了。包公则命令朝栋和小姐各自回家等待消息。

月色朦胧,朝栋步履匆匆地回到了家中。他点燃了一支香,向父亲的亡灵祈祷:“儿子不幸遭遇这飞来横祸,背负了这不清不白的名声。可那贼人始终未能查出,此事难以了结。父亲若在天有灵,求您明示,让我知道报应何时降临。”祈祷完毕,他疲惫地躺下,沉沉睡去。

在梦中,他仿佛看见父亲端坐于上方,朝栋连忙上前作揖。只见父亲将一双竹签掷于地上,形成了一个似“圣若八”的形状。朝栋急忙上前拾起,却看见父亲的身影渐渐消失,他也随之醒来。

与此同时,包公也在思索着如何查出这起案件的真相。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一位峨冠博带的人,上前向他作揖道谢:“小儿不肖,让您费心了。”说罢,掷下一双竹签便离去。包公仔细一看,那竹签的形状竟与朝栋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醒来后,包公心中一动:“莫非贼人的姓名就藏在这竹签之中?”他仔细琢磨,认为贼人要么姓祝,要么名字中带有“圣”或“若八”等字样。

次日一早,包公升堂,派人去请王相公前来商议。朝栋闻讯,立即赶来拜见。包公将昨晚的梦境告诉了他,朝栋听后惊道:“这莫非是先父在感谢大人的恩德?昨夜我也曾焚香向父亲祈祷,希望能查明贼人的身份。我梦见的情景与大人所说相符,看来贼人的姓名必定藏在其中。”

包公点头道:“我昨夜也仔细想过,这贼人非姓祝即名圣或若八,或者排行第八。你仔细想想,是否有这样的人?”

恰好此时,旁边的一名门子插嘴道:“前任刘爷曾捕获过一名叫祝圣八的小偷,后来因是初犯,只刺了臂膀便释放了。”

包公眼睛一亮:“此人定是贼人无疑!”他当即升堂,下令派人捉拿祝圣八。公差们迅行动,将正准备出门的祝圣八一举擒获。

在堂上,包公怒斥祝圣八:“你这恶贼,竟敢黑夜杀人劫财,胆子未免太大了些!”祝圣八却狡辩道:“小人一向守法,从未做过此事。”

包公冷笑一声:“你既守法,为何前任刘爷会捕获你并刺臂释放?”祝圣八辩解说:“那是刘爷误捉,审问清楚后就释放了我。”

包公怒道:“即便你是初犯被释放,如今又犯下杀婢劫财的大罪,岂能轻饶?来人,重打四十大板,看他招不招供!”然而祝圣八始终不肯认罪,公差们只得将他夹起。但即便如此,他仍咬牙不招。

包公目光如炬,一眼便瞧见祝圣八腰间悬挂的两个锁匙。他下令手下将其取来,并选派了两名公差,低声嘱咐道:“你们二人持此锁匙,去祝圣八家中,按计行事。若有丝毫泄露,每人重责四十大板,并革去公职。”

公差二人领了任务,拿着锁匙匆匆赶到祝圣八家。他们对其妻子说:“你丈夫今日已被官府捉拿,他承认劫了邹家的财物。现特命我们前来,用这锁匙打开箱子,按照清单取出原赃。”祝圣八的妻子信以为真,急忙开箱,按照清单一一取出财物。

公差二人将取出的财物挑至府堂,呈现在包公面前。祝圣八见状,面色大变,无言以对。在铁证如山之下,他只得招认:“那晚我路过邹家花园的小门,偶然听到丹佳说‘公子来矣’。我心生贪念,冲入屋内,她欲呼喊,我便杀了她,劫走了财物。”

包公立即派人请来参政,让他辨认那些财物。参政仔细查看后,确认了四十件色衣、三十件色裙、一副金饰、一个银妆盒,以及牙梳、铜镜等物,一一登记清楚。

包公庄严宣判:“祝圣八,你素行窃诈,危害百姓;犯罪受刺后仍不思悔改,继续偷盗。你杀害侍婢,劫掠财物,陷害王朝栋,几乎导致其婚姻破裂。原赃俱在,罪大恶极,依法当斩。邹士龙,你身为官员,不顾仁义,辜负友人,欲悔前盟。你管教不严,导致怨女旷夫私相授受,防护松弛,致使他们夜以继日地秘密往来。侍女因此丧命,女婿几乎遭受极刑。本应依法严惩,念你年老体衰,姑且从轻落。王朝栋无罪受屈,应予免罪;邹琼玉与王朝栋情投意合,仍应判为夫妻。望你们夫妇和谐,孝顺双亲。来年科举,王朝栋定能金榜题名,赴京会试,黄榜联登,官授翰林之位。”

于是,王朝栋与邹琼玉择日成婚,夫妻二人和谐美满,孝顺双亲。次年科举,王朝栋果然不负众望,一举中得进士,赴京会试后更是黄榜题名,被授予翰林之职,开启了他的仕途新篇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