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胡服骑射的影响 > 第三十一章 攻守易势求个票票(第2页)

第三十一章 攻守易势求个票票(第2页)

且随着冬季的来临,胜利的天平已然是逐渐倾向了韩国一方。

这是难以预料的,但却是事实。

虽然不知此刻太子提及的宜阳之战和前言的问商有何因果关系,但待楼缓心中分析完他所认为的战情,还是缓缓说道:“臣虽不善兵道,却可为太子明言一二。臣以为,战阵之势瞬息万变,攻坚之战本为困艰,况有楚国屯兵于宛;又有齐国搅扰于朝,再逢凛冬将至,秦国虽强,又怎可堪战否?”

赵章点了点头,楼缓的一番言语,确实分析的头头是道,仅仅凭借妓馆中的几句论闻,便可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冬天要来了,秦国却依旧没有建功。

赵章不禁再度高看了楼缓一眼,这个时代,虽然将相已分,但领兵参战之事,却非将者一人所独,况且兵事从来都是暗含天、地、人、道,方方面面,而这个时代的兵家所大成者,亦多为大治者。

但赵章此刻却有些不同的见解。

“大夫所解,当是以为今宜阳之战,当为攻守易势?”

楼缓闻言,不可否认的点了点头,继续道:“而今秦兵虽利,却居弱;韩军虽颓,却从盛,秦人可战,却不堪胜矣。”

“今日不可胜,若来年再战,又待如何?”赵章再问道。

楼缓眉头微皱,却是没有说话,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  赵章心下轻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沉重道:“宜阳必为秦国所取!”

楼缓眼神微凝,慎道:“何以见得?”

“宜阳者,中原之门户也。秦之所图,非周室,而为天下也。若图天下,必取宜阳,故倾国而必得也。今楚有外兵,却首鼠两端,不足惧;齐搅于朝,如同浮萍,不足扰。韩无有外力所助,而内力又不足于秦,久持之下,宜阳当得不失否?”赵章莫来由的痛心道。

其实赵章最初的政治倾向,便是出兵助韩,这并非是念及什么三晋手足同盟,也并非是因为他的母亲是韩国的公主,而是以长远所计,为长远的抑制秦国发展,抑制秦国的东出之路!

宜阳的地势相当特殊,其地处崤山以东,牢牢把控着函谷的东大门,秦国虽据崤函之险,但只要一日不得宜阳,便也只能据险关、而待守攻,根本无法出函谷直接进逼中原。

秦国往日对山东列国发起战争,所出兵的路线,只有三条,其一:出函谷后转而向北经茅津渡口,渡过大河(黄河),进入魏国境内,再向山东列国发起攻击;其二:向北由蒲津渡河;其三:再向北,经龙门渡。

但无论那种出兵的方式,大河都是一道绕不开的天堑。在秦国弱小的时候,大河能佑护其发展,但当秦国强大了,反而成为秦国扩张最大的绊脚石。

而秦国若得到了宜阳,那攻守之势必然瞬间转逆,宜阳若得,便相当于秦军出函谷关后,拥有了一个可囤积兵线、补给的大本营,彼时的秦国便可步步扎稳、缓缓图之!

这对山东列国无疑是个定时炸弹,到那时秦国想打就打,想守就守,直接向东打,或者向南,那可就方便太多了。

因此,宜阳从来都不仅仅是秦国通衢三川的坦途大道,更是锁死秦国东出的一把密钥。

昏暗的车厢内,两人对视无言,此刻二人都能明白,宜阳意味着什么,却什么都无法改变,因为,就此时此刻而言,任由秦韩两国相拼,对耗,才是更符合赵国利益的一条路啊……因为君父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争霸中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