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想这些人,看到神佑。
因为这些人,身上有真正的杀气。
他微笑的道“师兄,我和师父先走,你帮我去把我的书还了吧。”
大和尚知道师弟从申学宫借书看。
点了点头。
“要言而守信,书是一定要还的,你们先走,我脚程快,还了书,就来找你们。”
小和尚就这样,当真就走了。
没有收拾行李什么的。
本来,他也没有什么行李。
老和尚的行李是很多的经书。
这些经书,十七都背下来了。
老和尚还是带上了。
反正黑衣人很多,背点书,应该没有问题。
书,让师兄还了,他没有牵挂了。
香烛点完了,老和尚也没有牵挂了。
在大雨匆匆的时候,老和尚和小和尚,出了城,一路向北。
黑衣人依旧隐匿着。
只是身上背着经书,有点不舒服。
申国皇宫里,小昭后提出杀和尚的意见,终究被否决了。
不过也再次证明了小昭后真的是一心为了申国。
以前还有谣言,小昭后是荆国送来的细作。
当然,是很早的谣言了。
那时候小昭后还不是小昭后。
申国人办事讲究圆滑,润物细无声之间能把事情办好,最好。
这么多年申国的繁华都证明了,这种治国之道的正确。
武人治国只会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文人治国,才能强国富国,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是申国文人最骄傲的一点。
人骄傲了之后,总难免有些膨胀。
于是做事,就有些隆长的规矩。
从礼部尚书十万火急的提意见,到下去落实,选谁去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人要任什么职务,从礼部选还是从九卿选,还是从六部其他部门。
难免要一翻利益争夺。
这是一件露脸的事情,办好了,说不定会流芳百世。
能被写上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