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科学院的所有事情,都是康熙对他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但他没有想过,真正透露出意思并且直接行动的也是这位老人家。康熙作为皇帝,行事方面定然也是霸道的,可他退位之后就把尺度拿捏的很好,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底下的兄弟们太多的缘故,所以至今看来还是皆大欢喜。
可胤禛也是很强硬的人,还是新的皇帝。
所以,他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件事就算不是胤禛开口,至少也是默认知道的?
再换个大胆的想法,那个正大光明牌匾的后面卷放的密旨中,是不是他的名字?
弘昼想着,多巴胺就涌了上
来。他神采奕奕,手脚觉得闲着无处可放,腿也禁不住的抖了起来。
然后怀里多了一个汤婆子。
康熙睨着他,“回去就不冷了。”
弘昼不客气的将汤婆子紧紧掖在怀里,他们回来的路上是坐的四轮车,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的白雪皑皑,“今年好像更冷了。”
康熙没说话,弘昼的脚一蹬,屁股下滑过去紧紧的挨着康熙,腾出一手搂住手臂来一起感受汤婆子的温度。弘昼还伸另一只手,拉着康熙的手来捂着,“好暖和。”
“哎,怎么没人理爷呢?”
胤礽在旁边似是哀怨道,整个人靠着车墙懒洋洋的,和垂钓时候样子很相似。
康熙对此冷呵一笑,“等会了京城,自然就有人理了。”
弘昼不给面子的笑了起来,胤礽也是噎的无话可说。康熙说的不是别人,是如今的超品仁亲王福晋石氏。
胤礽一生过的和旁人截然不同,从小到大管教太深,如今放开后反而荤素不忌起来。但他对着康熙可以无赖,对兄弟们能嬉笑,唯独对石氏说不出不字。
真正的皇后、太子妃一流的人,在闺阁中不会传出扬名京城的佳话。但是她的品行绝对一流,足以衬托的起自己的家世身份。甚至有优秀的,就是靠着自己挣得好的后半生。康熙当年千挑万选了好些年,终于定下了石氏。
当时就算毓庆宫中有得意的侧福晋,胤礽对于自己的嫡福晋也是望眼欲穿十分
敬重的。只可惜太子这个位置太重了,定下了也不能即刻入府,再加上许多的缘故,他们在婚前就听到里平常夫妻更多的事情。
石氏就是这样,听着毓庆宫中的侧福晋如何受宠等等,自己在府里认真的行规矩走礼仪。好不容易嫁过去,还要努力表现自己来获取太子妃的封号。
可即便如此,他们夫妻之间也还有许多坎坷。成婚多年,始终没有嫡出阿哥。胤礽后来也是撂挑子,连石氏努力许久的太子妃之名也丢了。
胤礽觉得自己更愧对石氏,所以对她也是最温柔的。可惜石氏本身就有贤德大方的好名声在,她从来不会发脾气。只不过这回回去,那些年幼的儿女们估计只和石氏亲近。
于他,大约连样子都不大记得了。
胤礽想着有些头疼,拿着折扇又敲了敲脑瓜子。
弘昼看着很好奇,忍不住问,“冬日这么冷,二伯为何还带着扇子?”
“习惯了。”
弘昼好似明白点头。
胤礽没有多余解释,他和康熙对视一眼而后望向窗外。他确实是习惯了,只不过现在是觉得更衬得他潇洒风流罢了。
三人一路上同吃同行,加上一路上都是雪,回去的日子比弘昼想象的要长很多很多。好在一路上的东西不同,他们还是特意走的白路,偶尔还是穿着州县的大街而过。弘昼算是将大清各个地方的各个季节都看了大概,他一路上看得兴起,困了再倒头睡
觉,等到临了京城时也是精神得很。
京城中人家家户户几乎张灯结彩,这是过年的时候,再穷也会给墙贴上红纸,再在门前挂着大红灯笼。
图个吉利。
弘昼看得很认真,这样天寒少有走动的大街上,他竟然遇见了六辆四轮车。再看后面车位号的数字,他忍不住一阵头脑风暴,得到了惊喜又意外的数字。
这种一次性努力,之后躺着赚钱的感觉太棒了!
如果是春暖花开,适合众人出行的日子,那岂不是?
弘昼想着眉眼都是笑意,看哪里都觉得亲切顺眼,还不时的指着给康熙看。
他们三人回来,胤禛早已得了消息。早早放下手中事务,就在乾清宫给康熙恭敬请安。太上皇和皇上免不得相互公私兼并的慰问一番,十分的讲究。
弘昼站在一旁认真听,认真看。
胤禛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反而更加瘦了。那嘴巴上的丑胡须依旧在,而且越发的丑,还稳稳当当长得郁郁葱葱。
真的有点不能直视,恨不得上手给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