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科举养家日常召徕晋江 > 第88页(第3页)

第88页(第3页)

他重重道:“你根本没有天赋,死心吧!!!”

天晓得他在隔壁院子被父亲考校,本来答得好好的,却让杜长兰乱弹琴打断,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以致他被骂。

气死他了。

杜长兰吭哧吭哧,“那也比你好,至少我还能吹曲,你会吗。”

李道琦卡住,这个他还真不会。

严奉若揉了揉眉心,打断二人争吵:“长兰,县学的进度你可跟的上。”

“还好。”杜长兰在严奉若身边坐下,将刚入县学时姜教谕考校他的事说了。

李道琦也跟过来:“我怎么感觉姜教谕在针对你。”

开口就点名要杜长兰回答,杜长兰答上了,姜教谕却又不继续问下去。

杜长兰搂着儿子笑道:“我本来还有其他法子,见姜教谕不高兴了。我就没提。”

“什么法子?”李道琦催他,他觉得杜长兰那四条已经说的很好了,真有一地发生水患,照着做肯定出不了乱子。

杜长兰刚要说,话音转了一个弯儿:“奉若兄猜猜。”

严奉若吩咐笍儿:“茶凉了,你去厨下重新沏一壶。”

屋内只剩他们几人,严奉若起身,负手踱步。他一身天水碧色山水纹长袍,眉眼低垂,举手投足带着浓浓的书卷气,似一枝凌凌青竹。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十有二曰除盗贼。”【注】

李道琦和小孩儿眉宇间皆带着怔色。

杜长兰提点道:“此乃《周礼·地官司徒》一篇。”

若非文字留存,难以想象先秦时候,人们应对灾荒就有先进政策。

虽然姜教谕提问“水患”,但治灾多是一通百通。

读书人念四书五经之一——《礼记》,并非单指一本书。而是《仪礼》《周礼》《礼记》。

但随着岁月流逝,时下书生所念五经之一乃是《礼记》为主,《仪礼》为辅助。

杜长兰在县试,府试并未瞧见出自《周礼》的题。仅院试出过一道小题。

所以李道琦陌生也是合乎情理。

杜长兰问严奉若:“若是一府一郡遭遇洪水又当如何。”

李道琦看向杜长兰,既又不解又理所当然道:“你给出答案了。”

严奉若若有所思。

杜蕴挠了挠小脸,这题超纲了,放弃。

杜长兰问:“一府一郡人口远胜一县。灾后官府拿不出足够粮食,此时粮商坐地起价当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