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 > 第207页(第1页)

第207页(第1页)

销假后,秦放鹤也没急着回家,而是蹲在翰林院外逮人。

天色渐暗,孔姿清等人陆续从里面出来,见了?他,也是欢喜。

一行人闹哄哄去酒楼开席,说起?这几个月的大小事宜,秦放鹤这才知道,京城几个月风云变幻,又刚好赶上翰林院三?年一考,众人的职位都有了?些变动?。

新科进士入职翰林院后,并未高枕无忧了?,期间还有大小考试若干,而最要紧的,便是三?年一次的统考。

这次过后,似康宏等未能直接入翰林院核心的二甲进士,也有可能再次获得进入内部深造的机会,在翰林院担任低级官职。

而赵沛等三?鼎甲,则会根据个人表现和意愿进一步分流。

秦放鹤的老丈人,原翰林院学士宋伦调入国子监任司业,而宋琦宋老爷子为了?给儿子腾地方,主?动?辞去国子监祭酒一职。

天元帝很?喜欢他的谦和,加封太子少师,入宫给诸位皇子讲学,也算变相升官了?。

秦放鹤点?点?头,一一记下,又看向赵沛和孔姿清,“那你们呢?”

翰林院(二)

翰林院只是直属皇帝的中央部门的统称,内部?人员机构和职能非常庞杂,包括并不仅限于为皇帝皇子讲史,起草拟定?各种诏书?、祭文,审核并保管各处衙门送来的卷宗文档,编撰修订史书?,协助历届科举,担任监考官,协助整合鸿胪寺对外接待的卷宗等等。

简单来说?,大禄朝翰林院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只有历届殿试三鼎甲和后期反复考核后升上来的少数二甲进士,也就是世人尊称的“某翰林”。

这些人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直接接触权力核心,只要?不犯大错,基本不用到?基层历练。

尤其三鼎甲,后期各部?、国子监等各处中央机构轮一遍,大概率有机会入内阁。

而?隶属翰林院的外部?则由大量二甲、三甲进士构成,日常工作就是世人更熟悉的修书?和整理卷宗典籍,上升空间不大。

三年考核过后,如不能跻身翰林院内部?核心,则出路有二:尖儿?去六部?,从主事做起,慢慢往上爬;剩下的数量最?多的,等候外派。

而?外派名额有限,便是小小七品知县,也未必抢得上,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派不到?的,一辈子窝囊,可能还不如地方举人混得好;

派出去了,多数也是穷乡僻壤,天高皇帝远,大概率一辈子无法返京。

昔日章县县令周幼青,也是正经?进士出身,可就因为没能进翰林院,花了足足十多年才勉强弄了个七品县令……

若非遇到?秦放鹤,时来运转,保不齐这辈子就要?老死地方了。

康宏顺利通过考试,进入翰林院内部?,授予七品编修一职,算是赶上了三鼎甲的最?低?。

孔姿清对自己的发?展并不意外,言简意赅道:“我升侍读学士。”

翰林院内部?高层有正四品掌院一人,负责统筹管理,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三人,再下面便是修撰、编修、检讨等。

这两类学士虽都是正五品,然侍读学士侧重?为皇帝皇子伴读,同时答疑解惑、协助整理奏章,可为顾问、幕僚。

但侍讲学士则更侧重?讲经?讲史做学问方面,论及朝堂前程,远不如前者,早年宋琦就是走这条路,最?后扎根国子监。

孔姿清升侍读学士,而?非侍讲,可见天元帝对他?的政治素养颇为满意。

之前董门庄隐弟子,也就是秦放鹤那位看似憨厚的师兄胡立宗,也在今年从翰林院“毕业”,平迁入工部?,出任正五品郎中,仍兼任原本的侍讲学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