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也没错,儒生的数目越来越多了,不过,咱们也有比儒生更多的人啊。”
许墨说到这儿停下来,让所有人都思考起来。
但没人跟得上许墨的思路。
就在所有人不解许墨到底什么意思的时候,许墨继续道:“比儒生还多的人,自然就是老百姓了。”
“儒生再多,人数跟大周的百姓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如果,让百姓去对抗儒生,那谁会赢?”
“儒生们现在,不仅是在阻拦教育新政的推行,就连各地的改造工程都大加阻拦,这分明就是在阻挡大周经济的发展,也让百姓无利可图了嘛。”
“百姓没了收入,你们觉得,百姓是恨朝廷还是恨那些儒生?”
许墨说到这儿,很多大臣醒悟过来。
秦霄也明白了。
儒生到处阻拦工程的建设,不光是朝廷损失惨重,老百姓们也是同样损失。
工程一停工,百姓就没了做工赚银子的机会,心里肯定有怨气。
“当然,百姓也会怨恨朝廷的,同时也恨那些惹事的儒生,他们现在只是压抑着心中的怨气,没有发泄而已!”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百姓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而且要引导到儒生的头上发泄!”
“这样,朝廷不需要任何的花费,百姓们就能自发地解决掉这些儒生。”
“百姓们来跟儒生对线,朝廷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还减轻了不利的影响。”
“这么做,还有一个很大好处,就是令百姓对儒家失望,从此不信任儒家了。”
秦霄一脸沉思。
“这个办法听起来可行,但总不能让朝廷下旨,叫百姓去对抗儒生吧?”
秦霄欣赏许墨的办法,但朝廷来下令,确实不合适。
“肯定不能通过朝廷明文的旨意,必须用其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