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噬神ji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和珅的同僚们(第2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和珅的同僚们(第2页)

而和珅或在内右门内房间,或在隆宗门外靠近造办处的房间,即使随皇上在圆明园,仍不在一处办公。

为此,御史钱沣曾专门上折,奏请恢复旧规,让军机处大臣们集中在一处办公,遇事好商量,也免得司员们来回奔走请示,实际上矛头是冲着和珅的。

乾隆虽然批准,但大家都我行我素,事情不了了之。

至于刘墉和和珅的传说,举国上下没有不知道的,就是全国各地的白莲反叛,也经常拿这些谣言传说来打发时光。如果大家愿意听,在下在此,也说一说来缓和故事紧张的压力。

据说乾隆爱好诗歌,到了晚年,其的诗歌多达几千首,只是很少刊行。他还特别爱题字,走到哪儿题到哪儿。

他题的燕京八景,乃是太液秋波、琼岛春荫、玉泉趵突、芦沟晓月、蓟门烟树、西山晴雪、金台夕照、居庸叠翠。

八景的每处都有他的题碑。

北京前门外有个酱园子,叫“六必居”。牌匾出自严嵩之手。乾隆一看,觉得刘墉的字还比严嵩好得多,因此乾隆非常称赞刘墉,道:“爱卿的字应该在严嵩之上。”

刘墉字写得好,画也好,经过乾隆一番称赞,他就更加出名了,上门求书画的人就更多了,可是他有一个毛病,如果他不高兴,任谁求他,他字也不写,画也不画。

别看刘墉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可满朝文武,谁想求他画个扇面,都非常难,别说在扇面上画画,就连在扇面儿上写个字,都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刘墉这毛病,一般的人都不去碰钉子。

和珅没多少学问,可他爱故作风雅。他心想,刘墉的字好,不愿给别人写,可我是圣上宠爱的中堂大人,如果让他在扇面上写几个字,难道他还敢不写?

和珅去找刘墉题字,刘墉马上就答应下来,这可把和珅乐坏了,赶紧找出一张宣纸发笺的扇面,交给刘墉,叫他立刻写。

刘墉推说有事,空闲时间就写给和珅,可是,和珅一等就是三年,字还是没到手。

和珅当然生气,到了大年三十,让管家别睡觉,上刘墉门口儿等着去。

管家问:“等什么呀?”

“等着他过年时帖上春联,你把春联揭下来。当是他没给我题扇面的回报!”

可刘墉这大门口的春联,不敢早贴,为什么?因为他字写得好,贴早了就让人家给揭走了。头天晚上贴的,等天亮再一瞧,没啦!怎么办呢?

后来刘墉想了个主意,他编了副对子,写完以后,当腰来一剪子,绞开。先把上半截儿贴出去。

谁知他刚往外一贴,正赶上和珅的管家偷偷摸摸揭对子来了,提着灯笼一照,刚要揭,一看这个词,又把手缩回去了。

原来,那春联的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管家回去一说,和珅不信,和珅要亲自去看。等吃完了五更饺子,和珅换上便衣,让管家引路,来到刘墉的大门口。

一看,春联长了尾巴,上联乃是:“福无双至——今日至”,下联是:“祸不单行——昨夜行”!

可是已经天亮,不敢去揭了。

大家看看,这传说虽不足信,但也能影射出和珅身边的同僚对他软磨软抗的情景出来。

军机大臣中,三中堂指:和珅、刘墉、纪昀,只有和珅一人身兼大学士和军机大臣,权力很大。

他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皇帝批示。

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由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地方的督抚,称为“廷寄”,内阁无从过问。

至于“文武官特简”以及西北两路军兵换防也要由军机大臣“进其名单”呈请钦定。

而且军机处还立有“存记簿”,相当于机要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

总之,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而和珅正是这政治中枢的中心人物。

所以这时候,齐王氏的白莲,如果说是反乾隆或嘉庆,其实是与和珅所属的腐败官僚在较量。

各个地方的白莲风起云涌,势不可挡,多是因为和珅贪赃枉法无力围剿所造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