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市政法委书记是副厅级的干部,而且更是市委常委,但是赵立冬的贪得无厌早就让建工集团的一众人心生厌恶了。
在很多时候,陈泰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摇钱树,而且是免费的摇钱树,只要赵立冬需要,他就得屁颠屁颠的“爆金币”,然后得到一张“大饼”。
这么多年来,不只是陈泰,包括建工集团内部的一些高层都有这样的想法,“跟着冬哥混,三天饿九顿。”
一个政法委书记在城市基建方面是插不上话的,因为这属于市政府的工作范畴,但是之前的住建部门对方领导跟赵立冬是老相识了,而且行政级别在那里。
只要他打个招呼,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项目让建工集团做。
但是时过境迁,责任制的明确划分之后很多部门大换血,最重要的是赵立冬也用不着他们了,没了领导的支持,京海很多在之前被建工集团压的起不来的公司也都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展,冒出了头。
以前一家独大的局面消失不见了,现在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虽然赵立冬不帮忙了,但是以前谈好的东西都是不能变的,比如建工集团每年需要拿出来多少利润作为活动资金,缴纳给赵立冬个人。
所以他们现在比较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靠山,省委省政府的公开条文都已经说明了,京海市的改造工程是巨大的,这其中的利润更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作为一个依靠房地产项目和土木工程家致富的企业,作为企业掌舵人的陈泰清楚的知道,当下必须要在这时代洪流所造就的大锅里吃饭,而且要多吃,多拿。
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需要一个在市政府,在城市改造工程中有举足轻重的角色,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行。
思前想后,只有两个人合适,一个是已经当上京海市的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的张玉凯。
另一个就是京海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少光。
这两个人都是外来的,没有太多的本地基础,跟本土官员也不太合群,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省委省政府会破格提拔张玉凯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清除组织内部拉帮结派的不良作风。
虽然他们身为京海人,如果找本土干部是最合适的,但是赵立冬就是最好的一个前车之鉴,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
最后只能把他们吃干抹净之后,拍拍屁股走人了。
而且本土干部比较团结,赵立冬可以算得上“大哥级别”的人物了,哪怕是陈泰出面,那些在赵立冬手下的官员也不会答应的,也不敢答应。
所以只能把目标放在张玉凯和刘少光身上。
前者位高权重,正厅级的干部,而且还是市委副书记,说不定哪天就转正了,除非脑子被门挤了不然是不可能跟他们同流合污的。
所以只能把目标放在和希望放在刘少光身上,哪怕刘少光贪得无厌,狮子大张口的,因为只要收了钱,那肯定会帮忙办事的,毕竟像赵立冬那种拿钱不办事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走在最前边的解说员不停的讲解着建工集团的“悠久历史”和企业文化,还有很多领导来检查工作的留念合影。
一边的陈泰也在刘少光身边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指着一张张照片说这个是省委某部门的领导,这个是省政府某个部门的领导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