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中旬。
四九城。
白天最低温度几近零下,恰逢小雨绵绵透骨寒风,湿冷的天气一直延续到了中午。
轧钢厂中心的水泥地面上到处坑坑洼洼,混合着泥土显得脏乱不堪。
食堂前地处空旷非常安静。
但随着中午十二点铃声一响,这里又成了另一番景象。
一群群穿着工作服的青年男女们从各车间鱼贯而出,手里或拿着铝制饭盒或搪瓷杯缸,顶着小雨朝食堂门口蜂拥而去。
本就泥泞不堪的路面变得更加杂乱,偶有工人跑得快些,溅起的泥水又会遭来工友们谩骂。
贾建阳等工友们走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朝食堂走去。
等他来到食堂,有去的早的工友们都已经吃上了。
抬眼看去,打菜窗口前总共排了十多条队伍,只是有的队伍人多、有的队伍人少。
各个窗口前都贴着“甲”、“乙”、“丙”的大字,稍仔细就能观察出乙字队的人最多,丙次之,甲最少。
没错,食堂的饭菜也分成甲乙丙三级,甲级自然就是最好的。
随着“集体食堂”全线退出,轧钢厂也告别了大锅菜时代,餐饭可以由工人自行选择。
好比今天,丙等窗口的菜品是清水白菜、土豆,主食是棒子面窝头,为了不让菜品太磕碜,厨房在汤里滴了几滴酱油,上面撒了些葱花。
菜品随意价格自然也便宜,一张丙等饭票只要八分钱,别的不说填饱肚子绝对是没问题的。
排在丙等队的大多是临时工或者家里条件差的工人,之前的徐丽娟就基本打得丙等菜,不过有时也会买乙级的。
相比丙级,乙级就要明显丰盛不少,土豆里添了油和酱油,白菜里也加了粉条,主食可以选糙米饭或者玉米窝头,更重要的是可以打一碗带油水的汤。
乙等餐味道和油水高出丙等不少,那么自然价格也不便宜,乙等票一张要两毛钱,够丙等吃三顿了。
龙国人向来喜欢中庸,因此价格适中、营养适中的乙等餐成了工人们最热爱的菜品。
买乙种餐的大多是三级工以上,或者还没成家的一级二级工,之前贾建阳就是乙等餐的常客,跟贾张氏隐瞒自己的收入,每天吃一下乙种餐还是没有问题的。
再之上的就是甲种餐,不同于前两种主要靠炖,甲种的都是大锅炒菜,菜品是一荤一素再加一个荤汤,主食则是白米饭或者白面、玉米馒头任选,反正都是细粮。
有营养味道好不说油水还足,不过这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吃一顿得六毛!
天天吃的话一个月就得十八块,要知道临时工的工资也就这数。
所以通常吃这个的至少也是六级工,或者许大茂刘光齐这类不差钱的高收入人群。
至于小包间当然也有,但即便是杨厂长李厂长这样的大人物也不可能天天吃小包间,平时还是以甲等为主,只不过都是秘书帮忙打,自己很少来食堂罢了。
“贾建阳,快点过来排队,不然一会儿人更多了!”
对比贾东旭,贾建阳的人缘要好上不少,到了食堂就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
“你们排吧,我今天打算买个甲等的吃上一吃!”
说着贾建阳大咧咧地站到了甲等队的最后面。
甲等队伍的工人一般都年纪偏大,身上穿的衣服相对干净,手上拿的饭盒、搪瓷杯上大多印有“x年优秀工人”、“xx积极分子”、“xx大赛第x名留念”等红色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