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在地球修炼 > 第174章 融入(第2页)

第174章 融入(第2页)

毕竟进入官场后,要看背景,后台,家世和手腕,自唐以后碌碌为为的状元还少吗。

探花徐琳和赵骏家世也差不多,但是两人还是主动向刘子峰示好,主要是两人知道这位状元可不一般虽然家世平平。

早年甚至穷困潦倒,为了读书科举甚至还把自己的祖宅买了,后来走运娶了一个有钱的夫人,更加让人嫉妒的是,这位状元的夫人不光是有钱还是人间绝色,性格还贤惠持家。

这不禁让人感叹,这位许大官人祖坟绝对是冒青烟了,要不然怎么会遇到这种好事。

赵骏想想自己家的母老虎,就忍不住摇头叹息。

不过让他们两人能主动示好,还是两个人知道,这位可是和临安的府尹是忘年交。

这让知道的外人有点咂舌,要知道临安可是现在大宋的都城,都城的府尹包拯做过,赵二做过,可想而知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绝对是朝堂大臣,相位之下数得着的那几个大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让这样的大官放下地位平等结交,给他们的震撼那是相当的大。也让人忍不住好奇这许汉文到底是何等能耐,竟然能折服府尹大人。

而且这两年在临安府尹带领下进入了王公大臣的圈子。

整个南宋时期的政治氛围还是相当的轻松的,大臣们也没有很多的忌讳,江南一带本就是温柔乡,私下宴会,诗文聚会非常的多。

进入这个圈子后,很快刘子峰如鱼得水,很快就折服了那些王公大臣。

当然也招到了很多人的嫉恨,但是都被刘子峰轻松化解。

刘子峰在这其中观察到了古代上层的结构和文化,亲身融入到里面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默默思考着。

这些并不是无用之功,只要真正感受这个时代底层和上层的文化才能对于这个社会有个完整的体验和认知。

并为接下来推动因地制宜。

所谓的历史小说中的穿越者,改变政治体制或者强行推动工业革命,虽然方向上没错。

但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割裂感和漂浮感,因为这些东西本就不是原生的东西,没有社会和人文背景的土壤,强行创造出来是无根浮萍的,所以看着不伦不类。

古人并不是傻,好的东西不用主角吼,甚至把刀架在脖子上推广。

无论是造纸,火药,还是印刷,这可都是划时代的革命,没有这些哪来的工业革命。

所谓的西方希腊哲学和工业革命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时代的生产力到达了,材料都具备了,知识也跟上了。

英吉利刚好凑够了这个条件,有了大航海才有了橡胶,本土密集的煤炭挖掘需要更好的工具,蒸汽机自然就出现了。

蒸汽机其他形式华夏也不是没出现过,只不过没有需要的应用场景和橡胶最后作为昙花一现的玩意。

华夏文化本来就是很开放的,也是源于自信,只要是正常汉家王朝是很愿意和外面交流的。

哪怕是明朝所谓的禁海,一个是为了倭寇,另一个是为了将海上贸易握在官方手里,只不过后来失败了。

但一直以来对外贸易往来还有文化交流可都是一直正常的,

哪怕是后来的明朝的皇帝对海上贸易不感冒只是因为利润绝大部分到了沿海地区还有江南地带那些地方大族手里,形成了一个无法动摇的利益阶层。

所以在明朝禁海到头来一纸空文,这和后来的满清可是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想多收税,后面满清是想完全阻挡任何文化进入是完全不一样的,恐惧一切变化。

一个少数族群想完全掌握一个大族群国家,可以刚开始以武力征服然后和本土大宗族合作,但是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要想长久必须要从文化上下手。

剃发易服,移风换俗这是表。

愚昧百姓,扭曲文化这是里。

文盲率从明末百分之八十到清中期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一百个甚至找不到一个识丁,整个华夏陷入了文化黑暗,存在中国数千年之久乡绅阶级几乎消失殆尽,这可是一直以来维系着中国乡村百姓道德,价值观的纽带,随之而来的是土豪劣绅,将整个乡村跌入了深渊。

当然这也是那些满清想看到的,当所有的人变得浑浑噩噩,这才好统治。

加上各种文字狱直接驯服了士大夫阶级。

喜欢人在地球,我选择修仙()人在地球,我选择修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