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盛世苍穹官网 > 第16页(第2页)

第16页(第2页)

“傻了?”阿宏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待他回过神来又自言自语般笑道,“这名字确实好得很啊,只可惜此‘君顾’非彼‘君顾’啰……”

说罢,也不做解释,只是伸了个懒腰便自己出了门。留下抱着杯盏愣在原地的茗子,仿佛知道他无法理解这其中深意一般。

-end–

番外二韶华落玉容(上)

我叫樊玉容。

幼时听母亲说,父亲当年给我取这名字,便是因为爱极了杜牧之一首并非名作的《寄沈褒秀才》。我名中“玉容”二字,便是出自其中“仙桂茂时金镜晓,洛波飞处玉容高”一句。而待我及长,能稍稍读懂这首诗时,却觉得父亲在这首诗中真正爱极的,或许应当是尾联一句。

他日忆君何处望,九天香满碧萧骚。

有人看来,此句中“君”便指那沈秀才,而也有人说,杜牧之自当是借送别以抒仕途坎坷之境遇,故此“君”应当是君王之意。

众说纷纭。

只是在我后来听说哥哥的名字亦是与其有所关联时,才知父亲当年定是将其认作一手寄意君王之作。

哥哥名叫樊离照,字君顾。离照,意为帝王之明察。父亲因了此诗的缘故,本欲为哥哥取字“君望”,思量再三,终是改作“君顾”,意在恩顾,而非仅仅一“望”。

父亲如此大费周章地为我们兄妹取名,此事在我们长大以后依旧会被偶尔提起,视作笑柄,说父亲是想做官想疯了,才会拿子女的名字大做文章到如此地步。只是我心里却明白,名字虽然只是符号,却寄托了父亲的未竟之志。

据说父亲曾在临近的县镇做过二十年的县主簿。他年轻时胸怀鸿鹄之志,誓要为国尽一击之力,所以即便是那九品的小官,他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只是纵然他二十年如一日地鞠躬尽瘁,而时光流逝却并未给与他任何回报。从三十余岁到四十有余,二十年里他竟未能有丝毫升迁,而胸中那番意气,却早已磨得失了棱角。

终于父亲心灰意冷,辞了官带着一家人搬到了邻近的村子,倚仗着为官时积下的微薄财产,靠做些杂业为生。

然而志向为竟,父亲终其一生终究是不快乐的,如此这般生活了数年,便郁郁而终。

许是因为太过年幼,不解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已不记得从何时开始,生命中与“父亲”有关联的,便只剩村后的那一座坟头。只记得母亲每年清明会领着我和哥哥跪在墓前,流着眼泪呓语般说许多话,久久不能平静。我和哥哥跪在母亲旁边,目睹她那般悲痛模样,却也只能默默地流泪。

在我记忆里,母亲外表看来温婉贤淑,骨子里却极是刚强。纵然搬迁异地,加之父亲的突然离去,使得生活一落千丈,她也从未表露出一丝的哀怨。只是换上荆钗布裙,不施粉黛,靠做些纺纱刺绣的活计,独自将这个家不稳却是牢牢的支撑起来。

我十岁时,便开始帮着母亲做些类似的针线活,而哥哥却被母亲执意送去私塾念书。母亲说,男儿在世,便要立志取得功名,走上仕途,此才是正道。

我心知母亲如此,乃是希望哥哥能完成父亲的遗愿。如若父亲还在世,也定是愿他考取功名,博取锦绣前程,而不似他自己一般,终生潦倒不堪。

哥哥自小便较之他人老成许多,独来独往,并不常与人言。或许无论是思想还是志向,他终归是与这些村里的孩子不同,故只是一心埋头苦读,不问其他。

母亲夙兴夜寐的操劳,为哥哥凑足学费以及科举的盘缠。哥哥也十分争气,童生、举人都一举通过,名次虽不是最好,却也在中上游的行列,并且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举人。

于是,数年之后,他终于踏上了去往临安城的路途。村子里的人都纷纷相送,听一些老人说,哥哥此行若得以考取功名,日后便是前途无量,如果做了大官,不仅我们一家可以摆脱现在的境况,没准整个村子也会因此受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