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不急,如今袁绍派遣先锋颜良包围白马,而他自己率领主力大军抵冀州黎阳,将要渡河。”荀彧道:“我们该如何是好?”
“让程昱领兵镇守鄄城,于禁领兵镇守延津,阻断河道。其余人随我先行前往官渡。”曹操下令道。
“是。”众人领命。
宛城,城外。
随着数日前,韩玄一声令下,紧张的战前准备开始了。
各营将官调配军卒,粮草运输调配,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清晨,十万大军伫立在城外,阳光洒满大地,一片肃穆,黑压压的一片,此刻没有一丝声音。
旌旗遮天日,刀枪似密林,坚甲利刃,锐气逼人,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气势磅礴。
大军的正前方,有一座三丈高的帅台,台上装饰着鲜艳的旗帜和战鼓,显得格外醒目。
朝廷百官在徐庶的带领下,来到此处观礼送行。
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与郡县主官都如期赶到了,毕竟此战事关朝廷国运,若是胜了,天下必将平定,谁也不愿意错过这等盛况。
战鼓雷动,如天音呼唤,庄严肃穆。
眼见时辰快到了,韩玄登上帅台,身披玄甲,一席红色的长袍披在肩上,随风飘逸。
他的眼神犹如利剑,深邃而锐利,扫视着台下的士兵,让人不敢直视,令人望而生畏。
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油然而生,韩玄拿起令旗,高声喝道:“众将士听令!”
“末将在!”
众将见状,纷纷昂挺胸,目光炯炯,眼神热切的望着前方。
声音洪亮,整齐划一,响彻四方。
韩玄拿起名册,一个个名字从他口中传出。
随着开始点将,每当韩玄念出一个名字。
所对应的将领便迅出列,上前一步,躬身行礼,上前领取将令。
此次韩玄所带的武将有,赵云、黄忠、魏延、许褚、黄祖、蔡瑁、文聘、黄射、黄叙、孙贲、张任、孙策、程普、黄盖、韩当、吴景等人。
文臣谋士有鲁肃、贾诩、周瑜、陈群、法正几人。
整个点奖过程庄重而有序,韩玄的声音坚定有力,在整个校场上回荡。
大典从卯时开始,从将领到校尉,光是点兵,就整整进行到艳阳高照的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