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奇闻怪谈录 > 第32章 巾子山(第2页)

第32章 巾子山(第2页)

等到名单都汇总好了,主考官一看,哎呦,怎么有六十一个人?他心想这不对劲啊,于是就把所有考官都叫到一起,数来数去,还是觉得人数不对。他们又去问监门的,监门的说:“每个人进来的时候,都得下马自己写名字,怎么可能有重名的呢?”

他们又去查看了考生们的履历,结果真的现多了一个叫宋应辰的考生。他们一查官府的档案,现根本就没有这个名字。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原来是有神物在捣鬼啊!

主考官就召集大家开会,说:“宋是咱们国家的国号,而这个考生叫应辰,听起来就像是老天在主张什么似的。咱们在考试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别被这些神神鬼鬼的给搅和了。”

那年考试,一共有八百五十个人考上了,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牛的一次了。而杨公全呢,他考得特别好,名列前茅。后来他从负责招生的王唐翁绹那里听说这件事,还笑着跟朋友们说:“看来这次考试,不仅考的是我们的学问,还考我们的运气啊!”

在资中县衙门里,有个姓何的校尉,他有个弟弟,那可是个打猎高手,整天拿着弓箭和弹弓往山里跑,凡是他眼睛看到的,几乎就没有能逃过他手心的。

有一天,这何家小弟又带着他的宝贝弓弹去了山里。他躲在一棵大树下,抬头往上看,哟呵,现个大家伙——一个硕大的红鹤巢,里面几只小鹤雏“啾啾”地叫着,那声音简直能甜到人心坎里去。

没过多久,红鹤妈妈飞了回来,站在树枝上歇脚,嘴里还叼着食物,准备喂给巢里的小家伙们。何家小弟一看,手痒了,拿起弓箭,“嗖”地一下射了出去。

这一下可不得了,红鹤妈妈中箭了,肚子上鲜血直流,眼看就要掉下来了。但你猜怎么着?这红鹤妈妈硬是忍着剧痛,伸长脖子,把嘴里的食物吐了出来,喂给了巢里的小鹤们。直到喂完,她才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何家小弟虽然平时吊儿郎当的,但看到这一幕,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叹了口气,把弓箭一扔,誓以后再也不打猎了。

这事儿啊,是杨公全告诉我的。他说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几分感慨,说这红鹤妈妈为了孩子,真是拼了命了。我听了,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这动物间的母爱,有时候比人还要深啊!

话说兴仁府的乘氏县,有个姓傅的富二代,这货每年都要跑到棣州去贩卖些罗绮丝绸什么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风情万种的歌女,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打得火热。不过呢,这歌女的老妈可不喜欢这傅家子,硬是拆散了他们。歌女一气之下,竟然上吊自杀了。

这傅家子呢,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事儿,还以为歌女跟他闹矛盾,离家出走了呢。有一天,他在乘氏县又碰到了这位歌女,歌女娇滴滴地说:“我被老妈虐待得活不下去了,只好去官府告状,现在终于脱离苦海,变成良民了。我是特地来找你的,你能收留我吗?”

傅家子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但心里也犯嘀咕,怕家里的黄脸婆吃醋。于是呢,他就给歌女在外面建了个小房子,两人过起了小日子。

第二年,傅家子又去棣州做生意,顺便打听了一下歌女的近况。结果一打听,才知道歌女早就死了!他吓得半死,但想想自己跟歌女在一起的日子,又觉得挺美的,于是就迷迷糊糊地过起了日子。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的,最后连他老婆都知道了。

傅家子的老婆一听这事儿,吓得要命,生怕老公被鬼缠上,一命呜呼。于是呢,她就跟小叔子商量,准备干掉这个鬼女人。他们定了个日子,弄了些好酒好菜,让傅家子晚上喝酒。等傅家子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小叔子就拿着刀冲进了房间。

当时傅家子坐在东边,歌女坐在西边。小叔子一进门,手一抖,把灯给碰灭了。黑暗中,他一刀捅了出去。等蜡烛再点燃的时候,只见傅家子浑身是血,已经一命呜呼了。而那歌女呢,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事儿一生,县衙就把两人给抓了起来,控告他们谋杀亲夫和亲兄,还要审问他们通奸的罪行。可折腾了一年多,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这事儿后来传到了京城,但当时京城也是乱成一锅粥,根本没人顾得上这案子。最后呢,这事儿就成了一个悬案,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事儿啊,是任信孺亲眼所见,他跟我们这些傅家的老朋友说起这事儿的时候,还感慨万分呢。

邵昱,这哥们儿是徐州沛县人,跟着岳父任信孺在衢州生活。绍兴丁卯年,张巨山舍人当上了郡守。那年端午,赛龙舟的活动搞得特别盛大,郡里的人都挤到浮石寺前的浮桥上看热闹。邵昱跟几个朋友先进了寺,但后来又一个人走了出来。

他走到桥中间,突然“咔嚓”一声,铁缆断了,所有的船都漂走了,桥板也一块块地裂开,前面那几百人都掉进了水里。邵昱也掉了下去,但他觉得好像有东西托住了他的脚,所以他上半身一直浮在水面上。他迷迷糊糊地看到那些溺水的人一会儿冒出头,一会儿沉下去,而且他们的形状都变了,有的像螃蟹头人身,有的像人头鱼身,还有的像江豚、龟鳖之类的。桥柱下还站着几个大神,都有三丈高,拿着大斧子站着。还有两个大神从云端下来,其中一个也是螃蟹头,另一个像鬼神一样。他们在空中说:“三百人一个一个点过。”然后看着邵昱说:“你是姓邵的,不该死。”说完就把他扔到了一艘破船上,他这才得以游到岸边。

回到家后,邵昱吓得半死,也不敢跟别人说这事儿。第二年,他和任公一起去明州,路过余姚的象亭等潮水。他们登上亭子看墙上的题字,突然有人从后面叫他:“你真是不容易啊,去年逃过一劫。要不是你平时积了阴德,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邵昱回头一看,是个高个子道士,穿着白衣服,脸色漆黑。邵昱说:“先生你也逃过那一劫吗?怎么知道我的事?”道士没回答,只是说:“癸酉年你会有大灾,凡事都得小心。如果我们再见面,你或许能逃过一劫。”邵昱觉得这人不一般,就跪下拜了拜。等他站起来,道士已经不见了,走路像飞一样,长胡子飘飘的,一直垂到腰间。

从那以后,邵昱就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逃不过那一劫。到了癸酉年,他做了个梦,梦见几个士兵抬着轿子请他进府。他一看,那府里跟张巨山生前一模一样。他们走了十几里路,天气阴沉沉的像要下雪。到了一个大城市,有街市店铺,士兵就抬他进去了。邵昱觉得这地方不是衢州,又想起张巨山已经死了,就以为自己也要死了,心里特别难受。他们走到宫殿下,殿上挂着帘子,他听到两个人在里面说话。士兵把他带到廊下,一个官吏拿着簿书进去禀报,他听到有个人生气地说:“怎么随便抓人?”另一个人说:“韩君已经得到旨意了。”官吏又下来,端着一杯水想往邵昱脸上喷,旁边的人阻止说:“不能这样。”官吏没办法,就让士兵送邵昱回去。轿子走到深岸边,前面的人脚下一滑,邵昱就惊醒了。这时已经鸡叫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见过那个道士,自己也没什么事。又过了九年,邵昱跟着任公去宣州当差,捧着表章去祝贺皇帝登基,补了个官,还改了名字叫侃。

话说福州宁德的李舒长,人称季长。政和初年,他和乡里的四位小伙伴一起,搭伴儿去京城参加补试,还一起雇了个仆人,叫陈四。这陈四啊,虽然老实巴交的,但动作慢得跟蜗牛似的,总也跟不上事儿的节奏。那四位小伙伴天天骂他,唯独李舒长不这样,时不时还给他点酒钱,安慰安慰他。

到了京城,那四位小伙伴都中了春选,唯独李舒长落选了。等到秋天,他才勉强进了学。这时候,陈四也告辞离开了。过了两年,李舒长去保康办事,一进门就听到有人叫他“李十一秘校”,回头一看,嘿,这不是陈四吗?陈四热情地邀请李舒长去吃饭,吃完饭李舒长就想走,陈四问他怎么了,李舒长说最近手头紧,想卖点东西换钱。陈四一听,立马掏出一块银子给他,说:“先用着吧,别到处求人了。”

过了几天,李舒长又在马行市遇到了陈四,陈四又请他去了个酒楼。他告诉李舒长,看李舒长的面相,本来不应该中举的,但如果学道的话,应该能有所成就。李舒长一听就不乐意了,说:“我千里迢迢来求学,就是为了当官,好回去给父母争光,学什么道啊!再说了,你不过是个仆人,怎么知道这些?”陈四说:“自从上次分别后,我就跟着一个道人做事了,他带我去了崆峒山,教了我很多道法,还让我找合适的人传授。我觉得你就挺合适的,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学道?”说完,陈四还教了李舒长一些养生的秘诀,但李舒长就是不肯学,陈四又给了他一块银子,然后就走了,从此再也没见过。

李舒长从那以后也就对当官这事儿没啥兴趣了,后来靠着他表兄余承相的关照补了个官,但他还是选择了隐居不仕。有一次,他去县里的支提山游玩,拜访天冠千佛。走到深山里,想方便一下,但现没水洗手。他正折草擦手呢,旁边突然冒出个人,手里端着个铜盘,里面盛着水,还拿着块布巾递给他。李舒长一看这人手和脸都是青色的,忍不住笑了出来,那青面人也跟着笑。笑完之后,青面人就消失了,原来这是山神显灵啊!

福州的余丞相,那时候可真是风光无限啊,家里藏的金子多得数不完。他老人家聪明得很,每次藏金子都是用一百锭银子作为一窖,然后用坚硬的土盖上,再用砖块封好。可惜啊,余丞相去世后,他的儿子待制日章想要买田,就挖开了其中一窖。你猜怎么着?那砖块砌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都没动过,可是里面的银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事儿可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啊,于是日章就去找了郡里一个住在进酒岭的巫师。这巫师啊,据说能通神,日章就跑去请教他。巫师听了后说:“你的银子其实没丢,只是因为你们动了土地和祠宇,惹怒了神仙,所以银子被藏起来了。你要是准备些牲口和酒来谢罪,再设个水6道场,应该就能找回来了。不过啊,我得先去跟神仙讲讲理。”巫师还向日章要了些银子做香炉,还有一些纸钱之类的。他说:“三天后你再来找我,看神仙怎么说。”

日章就按照巫师说的做了,三天后去找巫师。巫师告诉他:“神仙已经答应我了,你可以回去取银子了。但是别忘了你答应我的事情啊。”日章一听,赶紧回家又挖开了那窖银子。你猜怎么着?那窖银子竟然完完整整地在那里!日章可真是大吃一惊啊,赶紧按照巫师说的去祭拜神仙。

这事儿啊,李季长亲眼所见,他说起来还直摇头呢:“你说这神仙也真是调皮啊,跟咱们玩起了捉迷藏。不过啊,这也算是给我们一个教训吧,以后可别随便动土地和祠宇了。”

话说有个叫王櫰的邵武人,他进京述职,途经天津桥时,看见一群人围殴一个乞丐,那乞丐被打得嗷嗷直叫,惨不忍睹。王櫰于心不忍,走过去问了问情况。原来这乞丐被一个欠他五百钱的人赖账,给揍了一顿。王櫰心生怜悯,就从自己兜里掏钱,帮那乞丐还了债,然后潇洒地走了。

过了几天,王櫰又经过天津桥,那乞丐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饼子,非要塞给他吃。王櫰一看那乞丐,衣服脏兮兮的,鼻涕都快流到下巴了,赶紧摆手说谢谢不用。可那乞丐不依不饶,非得让他尝尝这饼子不可。

后来又有一次,乞丐硬拉着王櫰去了他家。他家住在一个偏僻小巷的尽头,破破烂烂的,门都用破席子挡着。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乞丐还是摆上了酒和果子招待他。可王櫰还是嫌弃得吃不下。

后来王櫰得了官,准备南归。有一天,他走在汴河堤上,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连路都走不了了。这时,他看见路边有个小酒馆,赶紧下车去躲雨。酒馆主人出来迎接他,王櫰仔细一看,哟,这不是之前那个乞丐吗?两人相见甚欢,乞丐倒了杯酒给王櫰。可王櫰一想到之前那乞丐身上的污秽,就是不肯喝这杯酒。

乞丐看他这样,有点不高兴了,说:“天这么冷,不喝酒怎么行?你就为了我喝了吧!”他再三劝酒,可王櫰就是不肯沾唇。乞丐看起来很失望,于是包了几样果子送给王櫰,说:“咱们就此别过吧。”王櫰觉得盛情难却,就勉强收下了。他上了车,走了几步,想把果子给仆人,却现果子异常沉重。他打开一看,天哪,里面全是黄金!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乞丐是个神仙啊!他后悔得直拍大腿,用手捶着眼睛大哭起来。

这时,那乞丐又出现了,说:“这是你自己没有仙缘啊。二十年后,我会再来看你的,你别恨我啊。”说完,他一指之间,酒馆和人都消失了。

二十年后,王櫰因为吃了太多丹砂,背上长了个大毒疮,最后死了。这三件事都是朱汉章告诉我的。他说王櫰在会稽当官时,亲自跟他讲过这些经历。唉,看来有时候,机会就在眼前,可我们却因为自己的偏见和嫌弃而错过了啊!

赵良臣,缙云人士,绍兴十五年那会儿,跟几个哥们儿在巾子山的僧舍里刻苦读书。这僧舍离城里有十五里地,傍晚时分,赵良臣就准备回城里去。路上,他碰到了一个穿青衣红裙的妇人,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赵良臣好奇地问她怎么了,妇人说她后妈对她不好,天天打她,她实在是受不了了,但又没勇气自杀,所以只能在这儿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