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奇闻怪谈录 > 第33章 徐丞相的鬼魅疑云(第2页)

第33章 徐丞相的鬼魅疑云(第2页)

秦丞相出于同情,命令董国庆的母亲汪氏向朝廷申诉,最终朝廷破格提拔董国庆为朝奉郎,并赐官给他的儿子仲堪。这一切都生在绍兴十年三月。这些故事是由范至能讲述的。

牛肉诱惑的背后

话说周阶,字升卿,泰州土着,却偏爱生活在湖州四安镇。一日,时任宣城太守的秦楚材征召他代理南陵尉,可他因染上一场凶猛的疫情选择告假返乡。就在这个特殊时期,周阶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中他被捕带到一个威严的官府。

官府中坐着一位身穿红色官袍的大人物,正在审理犯人,周围簇拥着几十位穿红绿官服的官员,他们都以贵宾之礼接待周阶,围绕大厅坐下。突然,一名小吏走向周阶,严肃地质问道:“你为何如此痴迷于牛肉?!”话音未落,周阶就被几个士兵拽出去,准备接受鞭笞之刑。周阶苦苦哀求,一边扭头回望,一边承诺:“从今往后,不仅我自己绝不再吃牛肉,还要带领全家一起戒掉这个习惯!”厅内的众官员听闻此言,纷纷起身替他道歉求情。主审官面色稍缓,最终允许他离去。

梦境惊醒,周阶已是浑身湿透,大汗淋漓,神奇的是,他的病情瞬间好转。自此以后,周阶严格遵守不吃牛肉的誓言,并时常把这个奇异的梦讲给别人听。时光流转,到了绍兴三十年,周阶有幸出任盐官仓的监管,但他依旧坚守着那个源自梦境的牛肉禁忌,成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羊咩咩的复仇密令

吴道夫曾提起他妻子娘家的一个表弟,这表弟在淮西一个偏远县城担任主簿。这地方闭塞得很,连个卖羊肉的都没有。于是,主簿联手县令和尉官,商量凑钱从邻近郡县买来一只羊,饲养在本地,约定除了祭祀或者重要宾客来访,以及公务需要之外,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宰杀。

日子一晃过去了,一天,主簿的小姨子从远方赶来探亲,两人相见欢喜无比,便买了酒菜热情款待。谁知匆忙之中,找不到合适的菜肴,主簿一拍脑袋,决定违背约定,擅自宰杀了这只羊来招待小姨子。酒足饭饱,两个女人同睡一室,主簿则在外屋单独就寝。

就在接近五更天的时候,主簿听见床下传来阵阵愤怒而又哀怨的羊叫声。他惊慌失措地拍打着床沿,但这羊鸣声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不多时,一只羊竟跳上了床,用羊角撞击主簿,一边咬一边骂,还说出人话来:“当初是你提议买羊等着杀,还跟众人誓却率先背叛,我本来是要等到某日祭祀才死,你现在就把我杀了,忒不仗义!你必须偿我性命才能罢休!”

主簿吓得直哆嗦,连忙承认错误:“我知错了,不敢逃避死亡。但我能否先进屋与妻儿告别,并嘱咐一下后事?”羊却冷冷回应:“既然你当初杀我毫不留情,怎会指望你此刻宽容?”

主簿急急忙忙跑进内室敲门,喊醒正在熟睡的妻子和小姨子。然而,妻子睡得太沉,一时没能回应。主簿绝望地嚷道:“我因为冤枉羊而被催命,只想和你们告别,你怎能如此狠心不回应我?我死了之后,你千万别改嫁,否则我将以鬼魂的身份回来报复你!”妻子惊醒,打开房门,只见丈夫已经倒在一片血泊中死去。

值班的小史事后回忆,当时只听到主簿在争论些什么,却未曾亲眼目睹奇异景象。妻子年轻貌美,家人打算给她另觅佳婿,但每当媒婆上门提亲,她总会在梦中受到亡夫的谴责。最终,她决定坚守贞节,终身未再嫁人。

沈浚,字道元,一个来自钱塘的严谨君子,素以洁身自律、言谈谨慎闻名。他曾居住在湖州仙潭村,某日,因亲戚间的婚庆事宜,被邀请进城参加连日不断的宴会,搞得他颇为疲惫厌倦。

一晚,沈浚在梦中拜访了他的好友6维之。只见6维之的书房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6维之正系着腰带准备外出。沈浚随手翻开一本,书中的篇章结构类似《真诰》,他挑选了一篇最为简洁的内容阅读,内容大致如下:

“世人偏好桃李之味,但不可多吃;而喜食蟹则更是滑稽可笑,要知道吃蟹意味着杀戮,修道之人应秉持纯阳之道,以慈悲为怀,减少杀戮。若万不得已,宁愿食用车下的老鼠或是粪坑中的蜣螂。”

沈浚尚未读完,6维之转头看着他,笑着说:“这文章确实挺古怪,你不妨把它读完。”两人相视一笑,沈浚随即醒来,却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他终于想起半年前曾有一位婺女僧人怀政来访,两人共同暂住慧通寺。那时,怀政做了一道东坡玉糁羹,约沈浚和6维之共享。不料6维之赶到时羹已吃完,于是开玩笑赠给怀政一诗,内容是关于舟中妇人烹制洗手蟹的情景,其中有句诗云:“紫髯霜蟹壳如纸,葡萄作肉琥珀髓。主人鼓劲拆双螯,酸醋搓橙配新酒。痴禅不解人间味,菜根嚼饱赛死狗。唤你试试翻炒底,换舌品味参禅悟。”在座的人都纷纷传阅赞赏,然而怀政却沉默了一会儿,感叹道:“诗固然美妙,可我们修行之人如何能忽视饮食上的讲究呢?”6维之听后颇为歉疚。自那以后,沈浚遵从梦中提示,真的不再食蟹,验证了“食蟹大可笑”的说法。

又过了两年,沈浚因服用苍术,遵医嘱禁食桃李,这才完全明白梦中那篇异书中“人喜食桃李,桃李不可多食”的警示。沈浚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这段奇妙的经历,使得这个充满悬疑色彩的梦境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点滴哲学与道德寓意。

在绍兴二年的科举中脱颖而出的永嘉才子蒋教授,先是赴任处州缙云县主簿,继而调任信州教授,如今卸任归乡途中,距离家尚有百里路程。在这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他忽然听见山岭上传来极其悲切的哭泣声。循声而去,只见一位老者搀扶着一位双鬟少女挡在路上,哭得肝肠寸断。蒋教授心生怜悯,上前询问究竟。

老者涕泪涟涟地述说,他曾在军队服役二十年,好不容易才有机会退役,哪知却遭遇了盗贼,连他的官籍证明都被抢走了。他正要去吏部办理手续,听说没有五十万钱疏通关系就无法恢复职位。他特别疼爱这位女儿,但现在迫于无奈,只好忍痛将她卖掉筹集资金。老者哽咽着说,已经快要成交了,忍不住在此诀别。

蒋教授听闻此言,心中难过,慷慨提出愿意将自己行囊中的财物送给老者,希望能够缓解他的困境。遗憾的是,他的财物总计也就值十万钱,远远不够。老者感激蒋教授的善意,但仍叹惋无济于事。蒋教授见状,大胆提出一个建议,如果老者不怀疑他,可以把女儿暂时寄托在他家,老者可以先行去临安处理事务,倘若事情不成,再来他家领回女儿,他承诺会妥善照顾女孩,绝非存有不良企图。

老者感动之余,同意了蒋教授的提议,双方约定来年暮春再见,并将女儿托付给了蒋教授。蒋教授小心翼翼地带女孩上车,自己则步行跟在后面,一路上对女孩呵护备至。到达家乡后,他将女孩安置在别院,独自回家禀告母亲和妻子。妻子周氏听说车上还有个陌生女子,好奇询问,得知实情后,大方支持,让蒋教授把女孩接回家中。蒋母柯氏对女孩视如己出,晚间甚至与她同睡一处。最初,女孩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随着时间推移,她的容貌日渐美丽动人,妩媚可爱。

某一夜,蒋教授在酒醉之后失去了自制力,与女孩生了关系。而与此同时,老者再也没有出现。眼看赴任信州在即,妻子周氏却不愿同行,理由竟是家中已有美人相伴,无需她随行。柯夫人也训斥蒋教授受人之托照顾别人女儿,却做出如此越轨之举,恐怕仕途前景堪忧,她宁愿死在家乡,也不愿跟随蒋教授去信州。

蒋教授反复恳求,仍无法说服母亲和妻子同行,最终只好独自带着神秘女子赴任信州。在信州的几个月里,一天晚上,蒋教授帮女孩梳头时,女孩手握木梳,眼泪不住地流淌,问她原因,她却迟迟不肯回答。最后,她含泪直言:“我不是为自己悲伤,我是为你担忧。人生无常,你的寿命已接近尽头,希望你能尽快写信告知你的夫人。”

话说永嘉才子蒋教授,这人脾气火爆,绍兴二年高中之后,历任多地,终因一件怪事搅得名声沸扬。在回乡途中,他意外救下一老者之女,本是善举,却也因此陷入了一场悬疑莫测的风波。

一日,临近家门之际,他与女子在庭院中嬉闹,突然女子神情凝重,警告蒋教授生命将有大祸。蒋教授一听,顿时炸毛,嗤笑道:“你个小丫头片子,瞎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女子却正色道:“时不我待,危难马上降临,我说的都是真的!”她一把拉过身旁的小书童,抓过笔墨,急匆匆整理好髻,强硬地握住蒋教授的手让他书写。

蒋教授又气又笑:“你要我写什么呢?”女子低声道:“就说你突然患病,今天就不行了。”在女子的催促下,蒋教授无奈写下寥寥数语。接着,他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些?”女子脸色骤变,厉声道:“你可知缙云有个英华吗?我便是她化形而来!”言罢,女子拍掌消失,蒋教授瞬即倒地身亡,七窍流血,小书童目瞪口呆,只见一只狐狸穿过窗户,跃上屋顶,消失在夜色中。

蒋教授生前,人们常说他正义凛然,却没想到结局如此离奇。据说,他初到缙云上任时,就有人提醒他注意英华之事,他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除掉她。上任几天后,他在官署后花园现一口被石头覆盖的深井,觉得蹊跷,命人打开一看,只见一条长约一丈、粗如柱子的大白蚯蚓。蒋教授拿起锥子刺向蚯蚓头部,蚯蚓瞬间消失。后来,蒋教授在信州离奇死亡,人们猜测这或许与那只巨大的白蚯蚓有关。

唐代学者唐信道在他的笔记中记载了蒋子礼的这段离奇经历,让人感叹,即便才高八斗、正义满腔,有时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与妖异的纠缠。

话说在无锡南禅寺附近,住着一位名叫陈彦亨的居民,他的妻子边氏正值孕期,某晚,做了一个离奇有趣的梦。梦中,她看见一位身着红衣、裙袂飘飘的美女,手中捧着清澈的泉水,站在院子里抬头对她说:“嗨,你好呀!我是昆山陈提举的女儿,此次专程来南禅寺参加水6大会,如果我圆满完成了这场法会的功德,那么我将投胎到你们家成为男丁,就算不行,做个闺女也挺好。”边氏仔细端详这位女子,美貌非凡,不由得谦虚回应:“哎呀,能让您来我家投胎做子女,那可是我们的荣幸啊,不敢奢望太多,只求您来串个门,喝杯茶我们就很开心啦!”女子闻言轻轻一笑,转身飘然而去。

边氏从梦中醒来,觉得太过离奇,便将此事告诉了丈夫陈彦亨。陈彦亨听罢,决定一探究竟,果真在南禅寺查到有一位从昆山来的陈彦武提举,正是为他18岁早逝的女儿举办水6法会。次日,边氏顺利诞下一名男婴,这孩子的出生,无疑给陈家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思考,也让那个红衣女子的梦中预言显得越神秘莫测。

于是,陈家的新生命与昆山陈提举的女儿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引了街坊四邻的好奇与议论,而陈彦亨夫妇也以轻松幽默的心态,接纳了这一段看似荒诞实则玄妙的人生际遇,成为了无锡民间流传的又一段趣味盎然的悬疑故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