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奇闻怪谈红尘事 > 第146章 致命毒药(第2页)

第146章 致命毒药(第2页)

亚瑟笑了,他觉得这明信片简直就是命运的馈赠。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有一件如此神奇的事情生在他身上,也算是一种难得的慰藉了。他把明信片夹进书里,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也许有一天,他会把这张明信片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在遥远的1938年和1943年,那个疯狂而又执着的纳粹元希特勒,竟然突奇想,要他的得力干将希姆莱组建探险队,去遥远的东方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听起来就像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冒险小说情节,但这就是历史。

希姆莱,这位纳粹党卫军的头头,还真就接下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带着满腔热血和满脑子的狂想,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踏上了寻根之旅。这旅程的目的地,竟然是神秘的中国西藏地区。

然而,正当希姆莱和他的探险队们在遥远的东方神秘消失时,纳粹军队却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陷入了重重包围。但即便是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希特勒仍旧顽固地相信着他的狂想——如果把地球轴心转到相反的方向,就可以使时光倒流。

就在这种近乎疯狂的氛围中,一支由5人组成的纳粹探险小组,悄无声息地踏上了前往东方的征程。他们带着希特勒的狂想,带着对“日耳曼民族祖先”的渴望,踏上了这条未知的旅程。

然而,两个月后,这支探险小组却在英国的印度殖民地被捕入狱。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会突然被捕?这其中的原因和经过,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说,他们是在寻找“地球轴心”的途中走漏了风声;有人说,他们可能真的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还有人说,他们其实就是在玩一场愚蠢的冒险游戏,最后自食其果。

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都充满了荒诞和神秘。希特勒的狂想、希姆莱的探险、以及那支神秘的探险小组,都成为了二战中一段不可磨灭的传奇。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二战时代,苏联,一个几乎被德国纳粹的铁蹄踏平的国度,对希特勒的恨意自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但你知道吗?有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斯大林竟然下令“别碰希特勒!”这简直就像是一部悬疑小说的开头,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话说在1941年至1945年的苏联卫国战争中,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然而,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历史学家们通过挖掘那些尘封的档案,采访当年的参战将领、特工和外交家,现了一个惊人的内幕——斯大林曾经试图与希特勒达成某种“协议”。

传闻一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斯大林竟然建议德国停战,共同打击英美!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在这个危急关头,斯大林却想着与德国联手。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斯大林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思考着如何扭转战局。他下令情报机关与德军指挥部取得联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停火!

据说这场谈判在1942年2月2o日至27日之间举行。斯大林看到红军损失惨重,急需喘息时间。他提出在1942年5月5日至8月1日期间全线停止军事行动,之后德军应撤到事先商定的界线,并在1943年底前与苏军一起对英美开战。为了达成这个“协议”,苏联甚至准备把动战争的责任推到国际犹太人组织头上。

然而,这场谈判并没有成功。德方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停火后把战线现状维持到1942年底,苏联政府应立即把犹太人送到极北地区的集中营里消灭;在随后的世界格局中,德国要求统治拉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这样的条件自然让苏联无法接受,谈判因此中断。

虽然斯大林没有出卖本国的犹太人,但他的这个“策略手法”却让人大跌眼镜。有人猜测他可能是想借此赢得时间,为红军的重组和反击争取机会。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斯大林形象——一个愿意在危机中与敌人谈判的领导人。

在二战的硝烟中,苏联特工机关曾经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大戏”,目标是那位臭名昭着的希特勒。他们可是精心准备了好几套方案,就等着那个机会的到来。

早在1941年,苏联情报机关就闻到了风声,推测希特勒可能会像拿破仑那样,在攻占了莫斯科后,亲自到苏联都来炫耀。于是,他们迅成立了几个特工小组,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准备给希特勒来个“惊喜”。可惜啊,德军并没有攻下莫斯科,这第一出戏就这样落了空。

到了1942年,苏联特工们又听到了新的风声,希特勒要去德军占领下的乌克兰文尼察的野战指挥部。这次,资深特工梅德韦杰夫被选中去执行这个任务。他带着一颗热血沸腾的心,准备大展身手。可是,命运似乎总喜欢开玩笑,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

不过,特工们并没有气馁。他们继续策划着,其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由老特工苏多普拉托夫和伊林筹备的“连环套”。他们通过希特勒的亲信,一步步地接近那个“大魔头”。第一环是一个名叫弗谢沃洛德的演员,他是塔马林娜的儿子,曾经投靠了德国,并与希特勒的宠爱的影星契诃娃有着深厚的交情,因此取得了法西斯的充分信任。第二环则是苏联把弗谢沃洛德的侄子米克拉舍夫斯基派到了他的身边。

1943年,情报机关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向斯大林请示行动。斯大林听完梅尔库洛夫和苏多普拉托夫的报告后,却出人意料地说了一句“这事别干了。”这让特工们都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米克拉舍夫斯基的线并没有断,他们还在继续等待着机会。

1944年,机会再次降临。特工们再次向斯大林请示,希望能动手。可是斯大林却指示说“希特勒不用收拾掉。”这次梅尔库洛夫壮着胆子问原因。斯大林解释说“要想彻底击溃德国,我们需要希特勒。只要他活着,德国就不会同西方单独媾和。万一希特勒消失,西方就可能同他的继承人戈林等谈妥条件。这对我们不利,我们已经接近于彻底打败德国了。所以你们别碰希特勒……”

就这样,斯大林出于战略考虑,放过了希特勒。这消息传开后,特工们都哭笑不得。他们辛辛苦苦地策划了这么久,最后却被告知“别碰希特勒”,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嘛!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证明了斯大林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毕竟,在二战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步决策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话说二战那会儿,德国佬也想过给斯大林来个“惊喜”。希特勒老大爷一拍大腿,下令要弄死斯大林,这可真是闹得满城风雨啊!

为了执行这个“特殊任务”,德国佬们可是费尽了心思。他们选了一个叫塔夫林的前苏联军官,这哥们在战场上向德军投降后,又去了德国军事情报机关的间谍学校深造,表示自己愿意为德国效力,去暗杀斯大林。

德国佬们可真是细心啊,他们给塔夫林伪造了假履历,还派了两名间谍打入国防人民委员部干部局和预备队司令部,给塔夫林当“助手”。塔夫林和报务员希洛娃假扮成在前线负伤的苏军锄奸总局少校夫妇,准备上演一出好戏。

塔夫林这家伙可是有两套方案要么潜入有斯大林出席的庆典,用淬毒子弹给他来个“一枪穿心”;要么就用特制的微型火箭筒,打斯大林的汽车一个措手不及。哎,这计划听起来挺刺激的吧?

可惜啊,计划赶不上变化。1944年9月5日那天,空投塔夫林和希洛娃的德国飞机被苏军高炮击伤后迫降,这俩倒霉蛋直接被捕了。塔夫林这家伙也是个软骨头,一被抓就马上招供了。

苏方这边可是聪明得很,他们来了个“将计就计”,让塔夫林呼叫德国请求支援。结果,新派来的德国特务们被苏军轻松地消灭了。这场游戏一直持续到1945年4月,德国还在那眼巴巴地等结果呢,丝毫没怀疑塔夫林和希洛娃已经被识破了。

而我们的反谍机关更是耐心得很,一直等到1952年,确信再也没有德国特务上钩了,才枪毙了这俩家伙。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在那遥远的二战末期,当整个欧洲都沉浸在硝烟与恐惧之中时,一个传闻却如野火般在民间蔓延——希特勒并没有死。许多人坚信,那位曾让世界颤栗的纳粹元并没有在帝国总理府的地堡中服下致命毒药,而是像幽灵般逃出了那个囚笼,甚至进行了神秘的易容手术,从此隐姓埋名,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然而,历史的真相总是充满了讽刺。就在人们为希特勒的生死之谜争论不休时,那些确凿的证据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人们的脸上。就以希特勒的私人司机埃里希·肯普基的回忆录《希特勒的尸体是我烧的》为例,那里面清晰地记载了希特勒与埃娃·布劳恩在帝国总理府旁花园中的最后时刻。当苏军的炮火已经逼近波茨坦广场,希特勒明白自己已无处可逃,便与爱犬一同服下了毒药,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而他们的遗体,也在肯普基的手中化为了灰烬。

然而,在历史的另一个角落,另一个传闻也在悄然酵——斯大林是奉贝利亚之命被毒死的。这个传闻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其中的真相。

据说,这个传闻的直接见证者是莫洛托夫。他曾这样描述“我完全有理由产生这样的怀疑。也许,不是贝利亚亲自动的手,而是他假手他信任的特工或医师干的。”他还透露,1953年5月1日,在列宁墓检阅台上,贝利亚曾向他、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得意地承认“我非常及时地把他给收拾了……”

而医师会诊的材料也间接证明了斯大林死于中毒。米亚斯尼科夫教授事后回忆,斯大林死时展现出了中毒的一切迹象。但遗憾的是,在贝利亚冷酷阴毒的目光逼视下,医务人员不得不写下了迎合他意见的尸检鉴定。

这两个传闻,一个关于希特勒的“重生”,一个关于斯大林的“意外”,都充满了神秘与悬疑。它们就像两颗被历史尘封的珍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其中的真相。

喜欢樊不多奇闻怪谈请大家收藏樊不多奇闻怪谈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