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东洲12.6事件 > 第7章 须弥国二(第2页)

第7章 须弥国二(第2页)

祭酒笑道:“王上不愿说也无妨,只是老臣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王上。这个国家如今是强国还是弱国?距离我国是远还是近?”

林长卿道:“曾经是个弱国,周围强敌环伺,近年来情况有些好转,国力变强,但仍属于弱国范围,距离我国甚远。”

“所以他们与我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更不是我们的邻国或者附属国?”

“不是,都不是。在……嗯,在西域。”

“西域?哦,那足够远了。再请问王上,这些新政得到了贯彻执行,还是流于表面?”

“在她负责的区域内已经得到了切实的执行。官员们都愿意遵守,阳奉阴违的情况极少出现,即便有也能被迅纠正。”

“方才王上说,自从推行了新政之后,他所辖的国土增加了三四倍,人口增加了十倍还多,他做这些事这用了多长时间?”

“二十年左右吧。”

“嗯,二十年时间不长也不短,放眼整个天下,这样的现象虽然不多,倒也不是绝无仅有。”

“但是她登上王位却没有多久,在这二十年中,前十年她只是个普通的公……公子,连太子都不是。她的……她的父亲对她的支持不多,直到她作出了非凡的成绩,将国土扩大了两倍以上,才对她另眼相看,立为太子的。”

“噢?这么说来他是在没有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就?那老夫可要另眼相看了。不知王上与这位国君的关系如何?”

“关系啊,呃……尚可。我们时常有书信来往。”林长卿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要把他俩的关系说得太亲密。

“那王上觉得此人品行如何?”

“这正是寡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外人对她的褒贬不一,有些人很看不惯她,但寡人觉得她应该是个好人。”

“那就好。”祭酒起身行礼道,“王上,依老臣愚见,与此人结交对我国是有利的。王上要相信自己的眼光,善识人是您的长处,这一点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寡人也觉得她是个可以结交的人,可是她行事与我国所倡导的大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寡人,”林长卿皱了皱眉道,“寡人有时候钦佩她的魄力,有时候又很不赞同她的做法。她热爱她的国家,愿意将国事置于一切之上。当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公……公子的时候,她的国家曾一度濒临灭国,是她力挽狂澜,率领众将士打赢了那一场存亡之战,解国民于倒悬。后来,那个试图侵略他们的国家反被他们所灭,她不计前嫌,不但没有采取任何的报复行为,反而一心为民生考虑,不到十年的时间就使一个百业凋敝、盗贼四起的国度变得井然有序。扪心自问,如果换成寡人遇到这种情况,未必能比她做得更好。但同时,听闻她制定了严苛的法令,大肆搜捕违法者、实施连坐,甚至一日之内杀违法者数百人,河水尽赤。所以,在有些人口中,她是个喜怒无常的暴君,令人心生畏惧,但她在闲暇时候常常与属下嬉笑打闹、任由她们调侃自己,完全没有国君的架子。”

祭酒笑道:“他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君王。王上与他在政见上有分歧,是因为王上您是守成之君,而您说的这位,是开国之君。”

“开国之君?”

“正是。渤海国拥有沃野千里,五十余城,是天底下最强的国家,周围不是友好邻邦就是附属小国。所以王上您身为国君的使命是守住渤海国,保证我国的疆土不减少的同时实现‘仓廪实而知礼节’,让我国以礼仪之邦的美名赢得天下诸国的仰慕。您身着锦衣华服、保持君臣距离、彰显国君的尊贵是对的,因为您的体面就是整个渤海国的体面,否则无法令附属国们臣服。我们也不必时刻彰显武力,偶尔有哪个不长眼的小国挑衅我们的时候敲打敲打就好了。而这位国君,他所处的环境很是恶劣,我猜,他的国家最初可能只有区区几座城吧?”

“不错,是个很小的国家,小到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一个只有几座城的小国,强邻们势必对其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会将其吞并。那么这位国君的使命可不仅仅要让自己的国家活下去,还要扩张领土,变大变强。”

“扩张?那不是得不停地打仗?”

祭酒笑道:“王上觉得扩张不对?如果国与国之间都能和平共处,那扩张作为一种侵略行为当然是不对的。但如今天下礼崩乐坏,和平相处几乎沦为空想,大仗、小仗每年都有。我们渤海国足够强大,其他国家不敢觊觎我们,王上您又不好战,不会主动进攻他国,所以多年来一直没有战事。但是,一个弹丸小国在这种大形势下就会时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要想确保自己的安全,他必须生出尖牙厉爪,让他国不敢随意入侵。此外,还必须要对外扩张,展壮大自己。如此一来,他就不能完全以善良的面目示人,他可以有亲民的时候,但该狠厉的时候也必须狠厉。如果他只有善良而没有锋芒,早晚会被强邻撕成碎片。”

“那这和她与下属嬉笑打闹、穿短衣吃粗粮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问王上,如果您欣赏一位学子,除了对他以礼相待之外,还会做什么?”

“给他官职、提高他的待遇,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不错,对待人才,除了自内心的尊重之外,在物质上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也很重要,衣食住行这些俗事,每个人都免不了。”

“那她这么做是因为?”

“那是迫不得已。渤海国富庶,因此王上学到的对待士人的方法是在他们身上花重金,让他们生活舒适,从而觉得自己受到了国君的重视。可是他只有一个小国,财政势必紧张,他想招募贤能却出不起钱,能怎么办呢?好在这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把钱财看得那么重的,有的人你给他足够的尊重,哪怕苦点累点,他们也愿意追随。他刻意降低自己的用度大概是为了拉进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他产生亲切感,同时也让那些人感到国君愿意与他们同甘共苦的诚意。”

林长卿叹了口气道:“细细想来,她的确对寡人提过,国家百废待兴,修路、修水利、扩充军队都需要大量的开支不说,为了保和平,她还必须每年给周围的强国纳贡。真没想到她的处境如此艰难,寡人之前还怀疑她处事严苛,照此看来,严苛的倒是寡人了。”

“嗯……”祭酒微闭双目想了想:“王上不必自责,人各有命,更何况是君主。臣以为此人实属难得,若是他遇到了难处,王上能助则助吧。”

“难处?”林长卿感到一阵诧异,那封求救的私信是自己刚刚收到的,夫子怎么会知道她有难处呢?

“一个弱国突然展起来,会不可避免地损害周边其他国家的利益,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打压他。尤其是当他表现出非常大的潜力时,其他国家恐怕会联手对付他,把这个未来的强国扼杀在襁褓中。王上,眼下我国虽是最强之国,但东域二百余城我国仅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三分属于十余个国家。或许不久之后,东域会忽然出现一个比我国更强大的国家,到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盟友。王上若是在他有难时出手相助,那无疑是卖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人情,日后我们有了需要,他定会回馈于我们。”

“夫子的意思是,如果有我国相助,她能将自己的国家从弱国变成强国?”

祭酒问道:“方才王上所说的这些政令并非他的新创,在此之前不止一个国家尝试过,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唯独他做成功了,这说明什么?推行变法最难的一点在于变法一定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既然能在原本的政策下享受多年的好处,必定位高权重。他们眼看自己的利益受损,定会奋起反击。因此,各国虽多有变法,能成功者寥寥无几。此人既然能成功,其心必定十分坚韧,其手段必定十分了得。王上能与此人结交,于我国大有裨益。”

“是啊,她真的很不容易。”林长卿自言自语道,“当年魏贼挟持寡人做傀儡国君,寡人恨透了他。但如今来看,这渤海国的基业到底是他替寡人打下的,那些小国君主的难处,寡人从未体会过。”

出了宫门,祭酒坐在车上双目微合,轻抚着长髯若有所思。近四十年的师徒关系,让他对林长卿的了解远一般臣子,根据他的观察,两位国君的关系恐怕不仅仅是“尚可”二字那么简单,到底是哪国的国君能让爱徒如此在意呢?忽然他睁大了双眼:“西域小国、推行新政颇有成效、国君本人有争议、与王上关系密切、登基不久……莫非是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