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高祖皇帝當年起於微時,不跟那些先秦貴族一樣有這麼多複雜的規矩。漢以來八十多年,早已姓氏混同了。
重點還是多虧了始皇帝統一這天下,不再諸侯國並立,不然這種質子之事,本就很難釐清。
【不過問題就出在隨著時間推移,趙氏漸漸式微,而惡來的五世孫非子因擅長養馬,得到了周孝王的歡心,封於秦,重點是讓非子接管了嬴姓的祭祀,號稱秦嬴。這是秦國獲封的根源。按理來說有了封邑,非子未必會願意屈從當個小宗,所以很可能擁有了自己的氏。】
後世有些人甚以為然。
就是啊,哪有堂堂秦國的國君,以別家國的國號為氏的。
就算是真的氏趙,也得改掉改掉。
雖然那齊國的國君氏姜,但至少沒有個國家叫姜國呀!
【便算是非子不願意拋棄原有的姓氏,沒有改氏,秦國國君真如記載中那樣嬴姓趙氏,那非子之後的其他秦國國君應當也是趙氏才對。可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一部史書記載了秦國王室其他人氏趙。從沒聽說過有人叫秦孝公趙渠梁,叫秦惠文王趙
駟的。
當然,趙盪聽起來,好像是比嬴盪好聽的,但問題人家也不稱嬴盪啊。】
此刻尚在趙國國都的小始皇帝默默抬起了頭。
方才他已然被數不清的趙國孩童譏笑地喚著趙政趙政,他只當沒有聽見。
為了避難稍減鋒芒,他同母親於趙國躲藏之時,確實不敢暴露真名姓。
否則早就被憤怒的趙國人逼死了吧。
此刻天幕如此說,那些人便更是順杆往上爬,哈哈大笑。
「哦,原來你那個拋棄了你的爹叫趙異人啊。」
但他從小便早已學會了喜怒不露於聲色,此刻饒是心裡憤懣異常,卻也已能淡然處之。
趙國愈是如此欺凌他母子二人,恰恰證明了他們有多懼怕秦國。
秦國可不是什麼守禮知進退之國度。
而他嚮往著那樣的秦國。
霸道,睥睨。
這才是大丈夫的本色。
【秦有石刻《詛楚文》,是秦王祈求上天保佑,讓秦滅楚的刻石。上書「有秦嗣王」與「有秦曾孫小子駰」等字樣,著恰恰證明了秦國的王君是從不自稱為趙氏的。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的緣故。但卻也沒有其他明確證據可以證明秦國是嬴姓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