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春风十里香 > 第142页(第1页)

第142页(第1页)

果不其然,在老太医提议说阿平需要静养后,朱元璋察看片刻就下令派人送回寝宫,临了又朝我递来一眼,沉着脸道:“你也一起回去吧,好好照顾平儿。”

我低头行礼应“是”,刚要转身,却又听他吩咐:“以后你就随平儿称呼吧。”

愕了一愕,并不是太明白他意思。随着护送阿平的轿子一道离开奉先殿时,不由去询问特意被朱元璋交代了来安排事宜的老太监:“公公,可否告知皇上最后那句话是何意?”

老太监抿起唇角一笑了道:“娘娘糊涂了,皇上这自然是松口了啊,是让您跟着殿下称呼皇上呢。”这回我是真的愕然了,让我跟着阿平叫他——皇祖父?

回到原先的寝殿,送行的人相继离开后,我把寝室门一关走至床边推了他一把,“好了,没人了,不用再装啦。”阿平眯开眼来就笑了,还夸赞我:“媳妇你真机灵。”

没好气地回:“谁比得过你啊,把你祖父给骗得团团转。”

他却笑嘻嘻地道:“这不叫骗,只是夸大事实,皇祖父吃这一套就行。要不然我跪这么久都白跪了,尤其是看到你被祖父传唤来时我焦急万分,又不能贸然闯入,否则之前跪的都前功尽弃不说,还会增添祖父的怒意。”

“你又怎么你祖父会买这个帐?”

“皇祖父其实看着威严吓人,实际上是个纸老虎。他早就心软了,只是拉不下这个面子和没台阶下来,那我就只有给他提供下来的台阶了。”

看他虽然额头上还贴着一块白纱布,但讲话时眼睛晶亮扑闪。早知他并不是当初那个伪装的傻子,但也没想过他其实是一头狡猾无比的狐狸。

听他说起来简单,实则这里头步步为营,需要将皇帝的心思琢磨得十分准确,但凡有一丝差错,他固然不会被怎样,但还有我,进了奉先殿的那扇门想要再完好出来恐怕是难的。

与其说是他为自己图谋,不如说是为我,所以我有什么理由来责怪他的算计。

轻叹了口气,在他额头的白纱布上轻点了下,“就算是做戏也不至于要把自己弄得破头吧,流那么多血不疼吗?”

他一听立即扒住我的手臂贴了过来,可怜兮兮地说:“疼啊,怎么不疼?媳妇你快给吹吹,吹吹就不疼了。”我佯装着要去推他,“少给我卖萌。”

他眨了眨眼,“什么叫卖萌?”

意识到这时代还没这种说法,解释了说:“就是装可爱。”

他轻哼一声,一脸嫌弃:“男人大丈夫用可爱来形容不好,我更喜欢听媳妇你夸我聪慧英俊。”对之很是无语,没好气地道:“你就尽管得瑟吧。”

这时他整个人都几乎全贴上来了,双手也缠绕住我的腰,“媳妇,之前你赶我出房时说要一个人处,现在你应该不生我的气了吧。”

“好啊,你这头破了是为一箭双雕啊,先糊弄过了你皇祖父,现在又要来糊弄我?”

他一口否认:“不是的,媳妇我没有糊弄你,就是单纯不想你生我气。你不知道我被你赶出去后心里别提有多难过,想要进来又怕你会更恼,终于看见你了却又是被皇祖父叫去谈话,我在外头听不见里面的语声急得不行,王公公出来传话时就怕他说出恶话来。如果我不灵机反应硬受祖父那一砸,指不定皇祖父还要如何编派你的。所以当时我摁住你不让你挡,甚至祖父扔过来的准头不行,我还得把头往上凑。不怕砸得轻,就怕砸得不重。”

听他说着这些我不由沉默,有什么比一个人费尽心思只为了你而更触动的?

静了一瞬,阿平又来拉我,“媳妇,能陪我睡一会吗?我好困。”

他不是困,是刚才失血过多而导致体力不支了。低头看着那双乌溜溜却又眼巴巴的黑眸,像及了犯了错后害怕主人责骂的金毛狗,我侧身而倒,躺在了他身旁并背对着。

他也不在意,不管我同不同意就从后搂住我的腰并将自己身体都贴上来,我动了动,低声埋怨:“不热吗?”他却在后满不在乎地道:“不热,媳妇你身上凉凉的可舒服了。”

很有翻白眼的冲动,谁关心你热不热了?你这样紧贴着是我热好不。念及他是个伤员,也就不与他计较了,等过一会他再开口,语声明显咕哝有了睡意:“媳妇,我好想你。”

这世上最温柔的情话不是有多华丽的辞藻,而是一句最直白的——我好想你。

我的唇角微微弯起,听着他的呼吸渐沉了又逐渐清浅,最终均匀沉入了睡眠。有人敲门两下又推开了门,正是之前那来唤我的宫娥,刚要开口被我嘘了一声禁口,她往我身后的阿平身上看了一眼,就快速将手中托盘搁在桌上,又向我打了个手势才离开了寝室。

活着比什么都好

安静下来了,我的脑子也开始慢慢翻开梦境的那一页。

今年阿平是十八岁,还有四年,在他二十二岁那年朱元璋逝世,皇位传承于他,改国号为建文,他成为历史上那位年轻的建文帝。而他当这皇帝也只短短四年,便因靖难之役而被他皇叔朱棣从台上踢了下来。

历史到这里,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一幕。燕兵入京,南京城内皇宫大院起火,当火势扑灭后只留几具焦黑的残骸。据太监说他们是皇帝、皇后、以及皇子!

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偏偏是我的阿平!

让我另一段震惊的历史是,建文帝于洪武二十八年娶光禄寺少卿马全之女马恩惠,等朱允炆即位后被封为皇后,朱棣攻破南京时,宫中大火,马皇后不愿受辱而跳入了火坑之中殉国,朱棣在事后按皇后之仪将之安葬。

这些本与我无关,可是,洪武二十八年,我李代桃僵当了这马氏!

我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因为这一个小变动而改变,但如果我代替了马氏走进了这历史洪流,那么就意味着将来的我最终的命运便是火焚而死。

一段历史,牵连诸多人的命运,而这一切都从朱元璋逝世开始揭开序幕。

还剩四年,看着好似不短,可回头去想过去六年多也不过眨眼的恍惚之间,这四年又能有多长?我从不是杞人忧天的人,可那是因为不知将来命运,而今史册记载了一笔笔将会发生的事,而史册又不可能如讲故事一般把每一件事都写得详细,所以我能知道的就是结果,至于起因与过程,全然无从所知。

另外,历史是写给后人看的,史官如何写都得按照皇帝的旨意来。所以关于朱允炆的许多历史其实都是依照朱棣的意思来写,其中是否有不符实的谁又知道呢。

尤其朱棣是从他亲侄子手中夺的帝位,必然会有一些他不愿被后世知道的历史抹去,所以我看到的这些未尽于实,但一定不会再好,只会更糟。而且大方向不可能有变,就好比朱棣会成为一代霸主是既定的事实,以及那些大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