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光煮黑米好吃吗 > 六(第2页)

六(第2页)

  把脉,看过舌苔,眼白,又问了许多话。大夫说是脾肺生寒,是慢病,突起来,不好治理,只能慢慢调养。

  “她父亲就是为这个病走的,大雪天的,阆州连个知名的大夫也找不到,拖了半日就......”董氏在一边伤情拭泪,哽住了大夫后面的话。

  叮嘱了注意事项,大夫就告辞了。

  桓骥还没走。

  “伯母,我想跟有幼清单独说几句话。”他态度也算诚恳。董氏不好阻挡,深看了一眼俞惜就先退出去。

  桓骥正式地打量起整个房间。说是闺中女子的卧房,其实更像是书房加库房。墙角堆了十几个实木箱子,整整齐齐的,占了大半空间。另一边是一列书架,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俱在。一张青檀的屏风,屏上画四时风景,没有落款,倒颇有高远之气。桓骥并没看出这些东西的名贵来,起码比不上赐婚以来他往俞府里送的珍宝、古玩稀奇珍贵,可她连正眼都不看就让人退回来了。

  屏风隔出来一小片位置才属于这房间的自由空间,床帐枕被一应是素的,俞惜就躺在床上,眉眼尽是虚弱之色。她枕边撂的是一本《西川乐府》。

  他在打量俞惜,俞惜也拿正眼看他。他其实长得不难看,甚至很是俊美,眉目浓重刚毅,好似画出来的一般。可是相由心生,他在她眼里再好看,也犹如地府阎罗。

  外人不在,他全身的狷狂凌厉之气彻底散出来。

  俞惜只眼神涣散的望着床顶。

  桓骥冷笑了一下,一根指头扳住她的下巴。

  “我不管你耍什么花招,三天后成亲,我娶你娶定了。”他说完就走了。

  俞惜还是保持一种神情姿势不变。良久,她嘴唇轻扯,不在意的笑了笑。

  太医的药没有用,俞惜仍旧病重。董氏广求京中名医,都无法缓解俞惜的病。

  某一日,一云游僧尼来国公府见过俞惜,直言俞惜生病乃是天谴。因命薄当不得天家恩惠,才有此症状。若要破解,除非舍身出家。

  这事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一时成了奇事。

  桓骥还是疑心俞惜在耍把戏,坚持要来迎亲。成亲当天,俞惜被人抬着出了门,四个丫头扶她上花轿,还没上去,一口血都吐在嫁衣裳,她支撑不住,跌在地下。

  俞家的人看不下去了,他们拦不住桓骥要娶,可是不能眼看着喜事变成丧事。别说公府,就是庶民之家也受不得这个辱。大房的灿哥出面制止。

  “臣并非有意阻碍殿下迎亲,只是四妹身子却实不适,这样下去,大好的喜事岂不变成丧事?请殿下三思,待小妹病体稍愈,另则良日迎娶”。

  “她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我今日娶定了。”桓骥执意要把人带走。可是大房的人都拦在轿子前面,桓骥身边人也都跪在地上,劝他另择吉日。

  桓骥气笑了。

  “好,我会让她好起来”。说完就带人走了。

  俞惜算是躲过第一劫。

  听董氏说,事情并没有完,桓骥带人去找了天下有名的神医庾琛,庾琛或许能识破俞惜服下的假死药。他们不得不另做准备。

  俞惜躺在床上揣想对策。

  董氏却想起来:“若是皇上开口,七皇子再怎么闹都没用。我记得康华长公主一直在找范云的《秋狩图》,我把这幅画献给他,请她进宫游说,也许能成事。”

  “可这幅画是爹生前珍爱的。”

  “他要是活着,为了你,别说一幅,就是十幅,他也给的。”董氏哽咽道。

  俞惜也跟着应了。  第二天宫里就传来新的圣旨,允许七皇子跟俞惜解除婚约,许她出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