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因为西北部长城一线地区的盐粮由于高寒,屯田的产量十分有限,这就是使得军队的部署得不到足够的后备储量,所以朝廷推行“开中法”,鼓励商贾百姓纳粮中盐。
所谓“开中法”,简单流程就是商人把粮食送到边镇,然后再用交割文书到户部领取相应的盐引,拿到了盐引再到盐场领盐,最后就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售卖出去以此谋利。
();() 盐铁都是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因此存在极大的暴利。
寻常百姓什么都可以缺,但盐是活命的东西,怎么能缺得了?
这“开中法”其实就是一种打包形式的捆绑销售,利用商贾逐利之心,放出食盐专卖权,从而通过商人的销售渠道和运输渠道来完成粮食的配给,以此解决九边重镇粮食短缺的问题。
但也正是这盐引存在暴利,因此朝廷实施开中法后,许多权贵看到有利可图,便开始想方设法奏讨盐引,倒卖给商人,换取利益,或公然走私,在正盐中夹带私盐,牟取暴利。
随着正统以后官僚腐败,官商勾结不断加剧,成化年间,盐政已经败坏,成化皇帝本人也推波助澜,开始将盐引赐给宦官、亲王及权幸家人,比如他曾一次性给那万贵妃弟弟万通的家人徐达三万盐引。
三万盐引,什么概念呢?
一张盐引,可以领取食盐两百斤,按照均价一斤五文钱,就是一两银子,刨除运输成本这些,就可以最少保底获利白银六钱。
成本不提,一张盐引价值约是一两银子,而千张盐引就可以获得白银千两!
更不用说万张盐引了,万两白银的利润使得票据的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了盐引售卖的生意出现。
简单来说,一张盐引约等于一两银子。
而上次小皇帝讨要一万两千盐引,差不多就是一万二千两雪花白银,当然存在一定的市场波动,但不会少于一万两银子!
你这么一开口,就问人家要一万两,确实稍显过分。
但是问题在于,他朱厚照可是大明皇帝啊!
皇帝开口要一万两银子,过分吗?
确实不过分,而且还很合理。
因为打着织造的名义,向户部索要盐引,这是他爹弘治皇帝的拿手好戏。
这位大明王朝的中兴之主,于弘治九年要了二万八千盐引用于织造,这是大明朝第一次将盐引用于皇帝的龙衣织造,也开了一个坏头。
此后弘治十年,弘治十二年,孝宗都分别批准两万盐引用于织造,到了弘治十四年,二万盐引都不够用了,又令户部增加了三万两淮盐价银。
说白了,那叶淇之所以能够变法败坏盐政,大明王朝这位“中兴之主”,可是在里面出了大力气,推波助澜有他,败坏盐政也有他,刀都刨不掉的那种!
败坏盐政之人,叶淇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弘治皇帝!
要知道,这叶淇之所以变法,就是因为他听从了一个同乡的话,一些盐商的建言。
最后,叶淇推动盐政变法,弘治皇帝推波助澜,纳银于两淮之后,徽商地近两淮,才能“得易办之利”,大量徽商涌入两淮、两浙盐区,在盐商中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如歙县盐商黄五保、黄豹等人就是在叶淇变法后进入两淮从事盐业并因此发家致富。
说白了,大明盐政败坏,就是始于此处。
小皇帝也有理由愤怒,他的父亲孝宗在位时,每年用于织造的盐引就有两万引,他才讨要一万两千引,内阁凭什么不给?
而且既然要给,那又凭什么只给一半?
怎么,小皇帝就不是皇帝了?
();() 呵,都是他爹教得好啊!
现在倒是有意思了。
张家兄弟门下的几个商人,就搜查出来了十六万九千三百余引,差不多十七万盐引,至少可以获利十七万两银子!
这还只是他们门下的几个商人,就搜出了十七万两银子!
有那么一瞬间,汤昊真是想要把老张家给抄了,指不定搜出个百万纹银,都够他练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