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大概也是有人在看过柳尚的文章,再来对比元鸿写的,总会让人心里觉得,他是不是对萧临渊有什么意见?
古古提出疑问,笑笑后作出解释,有专家和官方给出的见解是,元鸿圣人之心,看待万事万物都一样,再加上他年纪阅历摆在那里,所以可能比起柳尚这个半师半臣的人看待萧临渊要少些滤镜。
不过,正是拜他这足够客观、平等的态度来看神昭大帝,倒是给我们现代想了解萧临渊的人,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研究角度。
元鸿是昭元六年去京都和柳尚共编天下大典的,期间呕心沥血,伏案工作了十几年,才算完成天下大典的编撰工作。
前头咱们讲过,神昭大帝登基第二年就开始了科举制度。第四年,他曾在青槐济三州大设学堂,普及文化教育,不分男女,不问出身,不收取分文学费,鼓励提倡百姓读书。
四年前,他可以因为朝臣反对、自身实力和国力不足等方面考虑,只在这三个州推行这个政策。但是四年后,在大宸国力高速发展下,终于没有任何人或事能阻碍他要做的事。
昭元八年,他开始正式在全国推行大宸万民入学制度,让全大宸人人都能有机会读书,有学堂可以上。
我们把历史上的这一年,称作文、更、之、变!
说这段话的时候,古古比任何人都要严肃认真,这是他对历史的敬意,也是对伟人的
崇敬。
景德帝闻言冷哼,却照旧说不出任何反驳之词来。
二皇子和太子等人也是反应不一,有不屑,有苦笑心酸。
“十一弟身具大才,不枉后世夸赞。()”
古古说起来可能只是寥寥几句话,但若真要做起来,又岂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的。
不仅考验帝王统率全局的能力,还要张弛有度,更要不缺支持他的人手,非大魄力者不可成,可能换个能力平平的君王一辈子也办不成这事儿。
从政令下达,到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不是短期时间能达成的,但总要开始做。
六皇子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单论一个开头就不容易。
不信你让景德帝现在在朝堂上宣布让普通百姓入学看看,头一个站出来的官员会说朝中经费不足,第二个官员会站出来说缺人手,第三个官员会站出来提问若人人都上学去了,那田间的农事该怎么办?
第四个……
第五个……
总之,方方面面的困难都出来了,但要解决却很难。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大概就是古古之前说的,萧临渊当政后于各方面都做出改动的原因。
殿下,给谢公子的礼已经偷偷回过去了。?[(()”
连莹霜立在萧怀身旁,乌发雪裳,头戴珍珠发饰,温婉动人,“是那件您亲自选出来的碧玉。没叫任何人瞧见。”
“那就好。”
萧怀点头,拉过连莹霜的手继续看着光幕。
后者看着他不解的问道,“殿下,何不试探一番谢无念?”
看他到底想做什么。
这些时日,每每思及此人,连莹霜都觉得神秘莫测,心下难以放松警惕,毕竟对方可是有着谋圣的称号的,与之打交道如何能不小心?
萧怀也知道连莹霜的顾虑,但他看的很开,也看的明白,“他若有心隐瞒什么,你我自然是试探不出,不如静观后续,以免打草惊蛇。”
连莹霜明白了,遂不再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