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全文 > 第90章 啸傲风月有深意(第1页)

第90章 啸傲风月有深意(第1页)

在安排好了之后,陶应便将这个山谷暂时交给陶虎负责,然后便走上了回秣陵的道路。

但是,没走多远,陶应便又愣着了。

此时正值耕种季节。

陶应第一次看到了古代的农民耕地。现这时代的用牛耕地…………竟然需要两头牛和三名男子同时协作,才能犁地!

而且,正如“刘三姐”电影里的秀才所唱的那样:“耕田耙地我知道,人走前哎牛走后”。

走在前面的是人,不是牛!

原来人家秀才根本就没唱错。

只是时代没弄清楚,他们唱的是古代的耕种方式。

具体来说,就是:一名男子走在最前面,用两根绳子牵着两头牛,后面还有两人,一人掌犁辕,一人扶犁。

……

见附录图片:

……

两头牛被三名男子夹在中间。

而且,他们用的犁铧,并不是铁的,有的是一块削尖的硬木头,有的是一块磨尖的石板。犁得很浅,耕深不过3~5寸。

这就是直辕犁的生产方式。

难怪生产力如此低下。

看到这直辕犁,陶应就想起了后世农村还在用的那种曲辕犁。

较之直辕犁,曲辕犁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综合效率是直辕犁的五倍以上。

直辕犁要“两牛三人”才可工作,而曲辕犁则只需一人一犁即可。而且翻耕的度、操作的灵活性等等也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些方面的提高,都直接关系到翻耕效率。

具体来说,曲辕犁和直辕犁的差异主要包括:化直为弯,变长为短,变重为轻,变大为小,变僵为灵,变二牛为一牛,变三人为一人,。

综合比较起来,曲辕犁有六大优势,这六大优势就是:省牛、省人、省时、省力、灵活、轻便。

于是,回到秣陵将军府之后,陶应便又带着他的“呆子哥哥”,开始试制后世山区农村用的那种曲辕犁。

穿越前的陶应,本是在农村长大,家里很穷,从很小起就开始帮着父母干农活,对曲辕犁这种东西清楚得很。

仅仅只用了四天的时间,陶应便指导工匠们做出了几个样品。

再让马鞍山铁场铸造出了新式犁铧,这曲辕犁也就成了。

陶应在亲自试用过后,又根据后世的经验,对工匠们所做的曲辕犁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进。

直到觉得与后世的曲辕犁基本上差不多了,才下令高薪征招数十名工匠,由“呆子哥哥”陶商负责带领工匠们,抓紧时间赶做曲辕犁。

不过,还是有些晚了。

春争一日,夏争一时。

农时不等人。

春末夏初正是耕种时期,而且耕种时间也就不到二十天而已,错过了这段时间,也就错过了水稻的生产周期。

等到曲辕犁的样板做好,今年的水稻耕种季节已过。

只能多做一些储备起来,待到忙完插秧之后,再给流民们用于垦荒,以及在种植旱地作物时进行推广。

这样,到明年的春耕就会好起来。

但是,纵然如此,陶氏兄弟改良耕种的事很快就在流民中传开了,而且,曲辕犁不同于高炉炼铁,没有办法保密。

很快,就由流民们传给了当地百姓,并传遍了大江南北。

给陶氏兄弟挣来了好大的名声,起到了非常好的广告效果。其它州郡的流民,也纷纷向江东涌来,使得江东人口大增。

……

四月初,袁术的长史杨弘来到秣陵,态度很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