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府的人将皇后恭恭敬敬的迎入到了内堂之中。
皇后闲庭信步得走在王府之中,穿过千廊万回,走过园林假山,一路之上雕梁画栋,飞檐挂角,好不奢华,就算比起皇宫来说,都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没过一会儿,在侍女的带领之下,皇后便来到了正堂之中。
“皇后娘娘大驾光临,实在是有失远迎,还望娘娘恕罪。”临安公主对皇后行礼,皇后也回了半礼。
虽然皇后的尊位要比王妃高很多,但是临安公主是太上皇的大女儿,如今大明的长公主。
公主其实是也有不同的级别的。
公主就是代指的是皇上的女儿,长公主可以是皇上的大女儿,也可以是皇上的妹妹。
大长公主可就是皇上的姑姑了。
“你我姐妹实在是没必要说如此的客套之话,今天来找你,当然是有要事相商。”
“皇后娘娘的话让臣妾真的是不胜惶恐,如果您有事的话,下一道懿旨,臣妾一定会入宫的,何须娘娘屈尊降贵的来到王府之中。”
“行吧,你们都下去伺候吧。”
除了二人的贴身侍女,其他伺候的人全部离开了殿堂,现在整个殿堂之中不过四个人而已。
王妃知道将要有重要的事商议,这些事肯定是不能让下人知道。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来了,我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今日我前来是为了太子大婚之事。”
“太子和汉王殿下的长女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实在是天作之合,如今,二人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了,我想让他们二人成亲。”
“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繁衍子嗣。”
听到了皇后如此之说,看王妃端着茶杯的手,不由得一顿眼神中满是为难。
如果真的算起来,他只能是郡主的嫡母,而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朱毓秀是汉王和昭敏郡主的亲女儿,但是汉王曾经有过规定,需要将所有的子嗣交给嫡母抚养。
所以,朱毓秀不仅和昭敏郡主关系不错,更何他也有着一份母女的情分。
按理来说,朱毓秀和朱雄英的婚事很早之前就有眉目了,朱元璋和朱标都有意撮合这个婚事,但是遭到了大量文官势力的反对,而且他们反对的理由很充分,让朱元璋不得不持怀疑的态度。
他们二人早已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成婚。
那就是朱毓秀的母亲是昭敏郡主,昭敏郡主是蒙古人,也就是所谓的外族,他身上的汉族血脉根本就不纯。
原本的朱雄英只是太孙,但如今他是太子,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必然,可以坐上皇位的人。那时候朱毓秀定然也可以成为皇后,可是大明的皇后怎么能有一半的外族血统呢?
太子成了皇上,太子妃却反而成不了皇后,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够允许呢?皇后可不是说想废就能废的,太子妃同样如是。
因此,对于太子妃的选择要极其注重身世,这个身世指的是什么?就是严查祖上三代要没有外族血统,要没有犯罪记录,要的是清白之家,要的是书香门第,要的是礼仪周全。
可是朱毓秀虽然是汉王的女儿,但是她的母亲是蒙古人,这就注定了,他很难成为大明的皇后。
因为那些文官会反对,甚至是勋贵,也会反对一个仇敌势力的女子,却成为大明最尊贵的人,这怎么能被允许呢?
一旦成为了皇上就会牵动无数族群的利益。
在古代,血脉便是最坚实的纽带,如果朱毓秀成了皇后偏颇了蒙古,损害了大明的利益,这个责任是没人能够承担的。
而且太子命不长久,如就算有了孩子,太后可以垂怜,也可以监国,那么到时候他想要帮助蒙古,那大明真就没人能够阻止了。
这话不是别人说的,但是第一次商量给太子大婚,并且遭到了内阁的反对,因为内阁反对的理由太过正常,所以朱元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皇后何尝不知这里面的因素,但是如今只能这样,只有朱毓秀嫁给了太子,让汉王成为太子最坚实的后盾,太子才能成为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