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足蛇吞象,他一定要克制住自己贪婪的欲望,要不然真的想伸手控制全国的经济的话,一定会引起朱元璋的忌惮,就算朱元璋再怎么信任自己,出于皇帝的警觉都会防备他,压制他。
与其招人讨厌,不如大大方方的放手。
因此,朱林便一直放弃了那么一大片财富,这就导致了这些地方普通的小商人崛起,商人数目多,却没有极其庞大的龙头商人?
也很少出现过大商会,这种百家争鸣的局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直到走投无路,想要展商业,获得大量金钱来支撑自己野心的燕王提出建立新的大商会来统合两广贵州以及浙江,福建这些地方。
燕王就是看出了这里是一盘散沙,没有朝廷的干预,再加上之前的空窗,他大有作为,只要能统合这些省份的小商人的势力,就一定可以有足够的金钱和汉王分庭抗礼,也可以悄悄的用一部分的钱养自己的军队,培植自己的心腹来完成自己的野心。
但是天下之事不是燕王一言就能决定的,燕王早年就派人和这些小商人接触过,但是人家都不愿意和他合作。
不愿意和他合作的原因很简单,第一点就是他们只是平头老百姓,如果和官府合作极有可能被吃干抹净白打工。
一年的辛苦所得,一大部分估计都要归朝廷,同时,燕王和汉王交恶,汉王那是商业剧情,他们虽然生活在岭南这些偏僻之地,但免不了要从江南和中原购买商品来回做生意。
如果因为燕王的事情得罪了汉王,那就是得不偿失。
虽然燕王有心结交,可惜屡屡碰壁,结果不尽人意。
直到前两年,犹太人的到来。
犹太人金碧眼,他们毕竟是外国人,流浪至此,能够用一些金银登岛上岸,已经是万幸,他们自然不愿意屈居人下,便也开始利用自己的特长做生意。
实体生意哪有放高利贷挣钱,他们的行为马上引起了当地商人的不满,商人便开始抱团排外。
就在犹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燕王找到了他们,一个需要朝廷的支持,需要立足之处,另一个需要敛财工具。双方一拍即合之下,便开始合作。
只要燕王给他们提供保护,不受其他商人或势力的威胁,他们便可以把挣的钱交出两成,当做保护费。
同时,他们希望获得一块栖息之地,只允许他们自己的人进入。
成为犹太人自留地,犹太人的野心不大,只有几个城镇,燕王也就欣然同意了。
双方一拍即合,一个是保护伞,另一个是黑社会,便开始疯狂在南方敛财。随着资本的积累,便彻底向着财阀转变。
犹太商人让其他各地的商人苦不堪言,但是背后有燕王撑腰,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普通商人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燕王的目的也不再是盯着那些商人,那些地区的一些营口小利,反而是想将这些小商人全部统一,然后一起去对抗大明商,会拥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
因此,便有了朝堂之上的辩论,燕王就想要建立一个新的商会,和朱林的大明商会分庭抗礼。
对于燕王和这些犹太人的合作,甚至想要挑衅自己的地位,朱林显得嗤之以鼻。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朱林并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毕竟散落在地上的果子,有人吃也是可以的,两两竞争,经济不能掌握在他的手中是大势所趋,话说分久必合,南方的各个商人统合成一个商会,由官府统领也是大势所趋。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燕王的这种行为确实可以帮助大明增长经济,但是他增长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和自己为难来支持他的野心,朱林便不得不防,而且他与之合作的对象让他很不满。
说是与虎谋皮也不例外。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他必须要阻止,想要阻止燕王,总得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