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汉医是什么意思 > 第464页(第1页)

第464页(第1页)

杜牧:“……”

怎么感觉你家大人做事很不靠谱。

谁家长辈会拿《孙子兵法》给小孩子启蒙啊!

即使是杜牧这么个《孙子兵法》狂热爱好者,还是觉得这事儿很离谱。

不靠谱的李时珍四人:正常启蒙孩子他就是不听,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了一路,杜牧惊讶于霍善见识之广博、思维之敏捷,行至医馆门前时忍不住劝道:“你这般聪慧伶俐,与其当个医士,不如读书入仕。”

唐代读书人是有鄙视链的。

首先是内部的鄙视,进士科的看不起明经科的。

据说元稹少年时急于出仕,去考了明经科,后来他去拜访年纪轻轻就与李益齐名的李贺,李贺不客气地说:“你一明经的干嘛来拜访我?”

其次当然是不管进士还是明经都看不起考医科的。

总而言之,只有进士科这个独苗苗,才是读书人的心头宝!

大唐考公之路,以进士科为最优选!

霍善和杜牧分辨道:“人人都觉得当官好,往后大家都不学医了。倘若再有你弟弟以及你母亲这样的患者,便让他们一辈子忍受病痛折磨吗?”

杜牧想说若是你能身居高位,能救的就不是这么一个两个了。

可话到嘴边又想到今日格外欢喜的母亲与弟弟。

许多人费尽心思跻身仕途,结果一辈子只知蝇营狗苟、终生碌碌无为,怕是连只救“一个两个”的医家都不如。

面对这么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目光却分外澄澈坚定的半大少年,杜牧终是无言以对,只得敛容叹息:“某不如小友。”

霍善道:“没什么谁不如谁的,你要是想当官,以后得叫大唐河清海晏、百姓安乐才是正理。”

杜牧慨然应道:“若有机会一展抱负,某自不会辜负平生所学。”

霍善点点头,随意地朝他挥了挥手,转身走向已经开始点灯的医馆。

这个时期的宵禁管制已经十分松弛,他们又住在同坊,杜牧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也并不显形单影只,很快便没入行人与车马之中。

事实上杜牧最近收到个来自前辈的工作邀请,对方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江西。

这位前辈叫沈传师,前头正在当尚书右丞,现在被安排去南边当江西观察使。

杜牧想到韩愈当初考上进士后也曾给人当幕僚,便觉这工作机会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不过一般而言有人谋得了京官,都不会再想离开,许多人考完试后十年八年都等不到缺!

到了别人幕府中,提不提拔你就全看别人心意了。去了地方上哪里像天子脚下有这么多机会?

不知多少人挤破头想待在长安。

杜牧却觉自己有些厌烦长安的风气,尤其是牛李两党之间的暗流涌动。

与其待在时刻需要看各方脸色、各方立场来行事的长安,还不如到地方上凭借自己所学一展拳脚。

杜牧在夜色中踟蹰良久才归家,见母亲已经歇下了,他才与自家弟弟秉烛夜谈。

如今天寒,路不好走,所以他想留弟弟和母亲待在长安养病,这边不少杜氏族人都在,可以相互照应。等弟弟养好了身体也正好应试,不必跟着他来回折腾。

杜牧弟弟听兄长终于支持自己去应试,心里高兴得很。他说道:“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娘的。”

兄弟这边谈得差不多了,霍善那边却正在看苏轼跳脚。

“怎么会这么快?你怎么一下子就见到了元稹和杜牧!”

苏轼对此很是不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