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在大明做县令作者招展 > 第55章 真是我大明的忠臣真是我朱家的好臣子呀(第1页)

第55章 真是我大明的忠臣真是我朱家的好臣子呀(第1页)

王体乾一边禀告一边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当他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越阴沉之时,就知道大事不好,这次肯定会有许多的官员倒霉。对于这些倒霉的官员,王体乾没有一丝的同情,五品以上的官员要说一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打死他也不相信。

圣上难得伸手要银子,这个时候正是表衷心之时,不说拿出全部身家,至少也要说的过去。堂堂的朝廷二品大员竟然只出几十两银子,还美其名曰两袖清风,平日里连鸡腿都舍不得吃,上坟烧草纸糊弄鬼也不敢如此吧!

本来圣上今天心中那口气就有些不顺,要不然也不会连杀2o多人,还一脸的面不改色。当今圣上可跟先皇大不相同,起脾气来,那可是真的要人性命,而不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这些人就跟吃了秤砣体了心,死活看不明白。

果然不出王体乾的预料,崇祯皇帝一脸寒冰,要不是手边没有可摔的东西,恐怕早就已经将手中的东西扔了出去。朱由检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的杀鸡儆猴竟然闹成了一个大笑话,1oo多名官员外加几十名勋贵加起来总数过2oo,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只有五千两银子,要不是英国公出来撑了一下面子,崇祯皇帝的脸面可真是掉到了地上再也拾不起来。

朱由检现在终于明白汉武帝现白鹿币时的心情,之前他对文武百官还抱有着一丝幻想,现在这一丝幻想已经成为了泡影,既然如此他就没有必要再手下留情,就根据捐银的多少来调整一下朝堂上的职位。至于那些捐银几十两几百两的就没有必要再留在朝堂上,结局已经提前给他们安排好,说不定还能在这些人的身上得到一个大惊喜。

崇祯皇帝脸色由阴转晴,咬着牙说道:“真是我大明的忠臣,真是我朱家的好臣子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把名单给朕呈递上来,正好看看文武百官对朕的忠心。”

小福子平日里最会察言观色,他也被文武百官的骚操作给吓到,竟然如此不将圣上放在眼中,这些臣子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小福子从王体乾手中接过账册,一脸恭敬的送到了朱由检的手中,朱由检拿到账册之后,仔细地从上到下看了看,足足花费了一刻钟的时间,又从上面抄写了几十个名字,其中有十几个被打了对勾,还特意的标注了几个数字,让一旁的小福子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崇祯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相比之下,王体乾的日子就难过许多,为了减轻魏忠贤一系的损失,他明里暗里提醒了许多人,只不过有一些人听进去了劝,及时幡然悔悟,还有一些人无动于衷,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却没有任何行动。还有个别几个人,还出言讽刺嘲笑他,气的他差点跟对方打起来。

从刚才崇祯皇帝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捐银少于五千两的官员和勋贵恐怕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说不定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朱由检没想到宫中的太监宫女竟然如此给力,这3oo多万两银子可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至少三大营重建的银子已经足够,只不过用来赈济灾民还远远不够,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朱由检令人将银票抬进了库房,脸上又开始恢复古井无波的表情,淡淡地说道:“宫中的用度从下个月开始缩减,光禄寺太过让朕失望,每年花费海量的银子,做出来的饭菜不仅华而不实,而且价格惊人。朕之前为信王时,王府膳房管事就贪得无厌,如今的光禄寺也好不到哪里去,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的整顿一番,整个光禄寺只需要留下百人,多出来的人少遣散。”

“光禄寺这么些年的账目恐怕也是混乱不堪,不知道有多少人往里面伸手,把账目清查一下,把蛀虫清理一下,这件事情就交给王体乾你来办,这也算是朕对你的一次考验,要是能够通过,以后就继续呆在朕的身边,否则下半辈子你就去给皇兄守墓去吧!”

王体乾忙不迭的领旨谢恩,对于崇祯皇帝的旨意,他不但没有一丝不满,反而感恩戴德。这一次捐银事件当中,他个人就拿出了十五万两银子,基本上已经是他大部分的积蓄,剩下的也只是一些养老钱,不到万不得已轻易动不得。

眼下崇祯皇帝让他去清理光禄寺,表明了要给他一次机会,只要他把差事办好,以后就可以留在崇祯皇帝身边,那银子还不是如同流水一样哗哗的过来,只不过可能没有之前那么狠而已。

王体乾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呆了好几年的时间,让他放弃还真有些舍不得,一旦尝过权力的味道,让他放弃比死了还要难受。眼下有一个保住位置的机会,他怎么可能会愿意放过,不管面对的敌人是谁,他就算是拼命也要咬下对方一块肉下来。

“当今圣上现在已经为了银子的事情红了眼,要不然也不会对光禄寺动刀子,接下来皇宫内的其他衙门恐怕也难以逃脱。为了筹集银两,当今圣上已经打算把皇宫也要榨出二两油来,要讨好圣上,那就想办法给圣上找银子,只有这样才能圣眷正隆!”王体乾心中暗暗的想道。

王体乾的想法还真没错,朱由检准备花五天的时间将皇宫内的各个衙门清理一遍,说不定一下子能多出来上百万两银子,能够多救不少灾民。现在的崇祯皇帝已经急红了眼,谁敢在银子上面跟它过不去,他连一丁点的情面也不会讲。况且眼下要稳定京城的粮价,不但需要大量的银子,还需要海量的粮食,这中间给他带来的压力非常巨大。

更何况冬天已经来临,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冷,京城内的灾民要是没人管的话,恐怕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之前他已经吩咐黑卫军设立粥棚,专门拿出了3ooo石粮食作为赈济灾民之用,只不过相对于庞大的灾民人数来说,那可真是杯水车薪。更何况流落到京城的那些灾民,大部分都是青壮,对于京城的治安,也是一个大的挑战。堵不如疏,以工代赈才为解决之道,奈何如今缺粮少银,朝廷难以负担,现在只能先筹措银粮,再寻解决之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