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贞观无太子听书 > 卷三 第271章 谋划浇河郡(第2页)

卷三 第271章 谋划浇河郡(第2页)

至于说日后进入大明王廷粮食要自备,虽然滑稽了一些,但也不是个事儿。

他们背后这么多勋贵联合起来,士族也不敢逼迫过甚。

“李侍郎,黄嵩求见,已经等好一会儿了。”等众人离开后,有人进来说道。

李勤俭倒是一愣,这家伙来干嘛?不过当下还是说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黄嵩便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见过李侍郎。”

“都是泾阳的老乡,何必这么客气,快坐快坐,来人,上茶。”李勤俭笑道。

虽然如今身份不一样了,但李勤俭倒也没有真的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黄嵩笑道:“李侍郎客气了。”

“老黄今日找我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李勤俭笑道,“若是有难处就说,都是泾阳出来的,能帮衬的自然还是要帮衬。”

对于泾阳来的这些商贾,李勤俭其实已经很照顾了。

();()  听李勤俭这么说,黄嵩道:“是这样的,我不是听说大唐禁止粮食出境么?我们商议了一下,想着能不能去吐谷浑或者吐蕃这些地方弄些粮食回来。”

一开始李勤俭还以为黄嵩的来意是和那些勋贵家里的商贾一样,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当下就认真了起来,问道:“你想怎么弄?”

“我是这么想的。”黄嵩又把之前在酒楼里跟大家伙说的话,再给李勤俭重复了一遍。

听他说完,李勤俭却是有些似曾相识,好家伙,这话当初殿下好像也说过。

仔细琢磨了一下,道理没错,的确是这么个理。

天大的灾难还能落到那些达官贵人头上?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倒不是黄嵩他们能不能从那些达官贵人手里买到粮食,而是利益,是以,他当即问道:“就算你们能买回粮食,但大唐的粮食和吐谷浑的粮食绝对不是一个价,毕竟吐谷浑遭灾了这么些年,粮食定然要贵一些。可这做生意,谁还能做亏本买卖?”

这是他最想不明白的地方,他自己就是商人出身,以己度人,不赚钱,那都叫亏,更何况真的亏钱。

商人愿意做赔本买卖的时候,说明他所图的,远比金钱更诱人。

“李侍郎多虑了。”黄嵩笑道,“这几日,我专门去长明商行看了看,长明商行好东西可不少,纸张咱就不说了,像是八音盒啊、回风炉啊、还有一些羊皮大衣等等,都是上等的好物什。

我是这么想的,从长明商行进货然后卖到吐谷浑,这些物什,吐谷浑的那些普通人的确买不起,但吐谷浑的那些达官贵人还买不起么?

到了他们那个地步,所图的不就是优人一等的生活么?

到头来,我们再从他们手里采购粮食带回来,这样一来,一趟下来,我们还能获利不少。”

说到这里,黄嵩搓了搓手,道,“只是吧,我们的本钱有限,可能要跟大明钱庄周转一二。

李侍郎放心,借粮还粮嘛,这个我们懂。”

黄嵩又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李勤俭担心的是啥,所以早就有了计划。

而李勤俭也是点了点头,这家伙,会来事儿。

他找大明钱庄借的可不是钱,而是粮食。

然后又去跟长明商行进货,说白了,左手倒右手,粮食还在大明王廷。

而他之后要还的,也只能是粮食,这样一来,粮食进来了,但价格还是大明王廷的那个价格。

真要让他做成了,这件事儿,双赢。

当然,风险也是有的,不过做生意嘛,怎么可能没有风险。

对于此时的他而言,这点儿风险是能承担的。

恰在这时,仆役端着茶走了进来,李勤俭只不过是打眼一看,便佯装不悦道:“黄兄乃是贵客,怎能拿这种茶糊弄,上好茶。”

仆役一听,立马又折了出去。

“来,黄兄,你将你的计划详细说说。”李勤俭当即笑道。

黄嵩一见李勤俭这反应,当即就明白了,这事儿十有八九成了,当下就仔细分说了起来。

两人细谈了一个多时辰,李勤俭才说道:“这样,你回去等我信,这事儿我做不了主,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促成这件事儿。”

“那就多谢李侍郎了。”黄嵩也是笑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