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农家子的古代日常顾成礼 > 98第 98 章(第2页)

98第 98 章(第2页)

如今这样,别人可能也会念叨,当李玉溪等人也会替他分担些。

那跟着过来的御林军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并未听见顾成礼等人的议论,他们在路上攀谈这会儿功夫,已经到了李玉溪的那个小庄子上。

李玉溪的这个庄子是真的不大,拢共也没有多少庄户,如今见着这么多佩刀的侍卫进来,早就在管事的带领下来过来见人,虽说李玉溪在这庄子上花了不少心思,但真正照顾水稻之人其实还是底下的这些佃农,顾成礼这次过来勘察那些试验地,这些佃农自然是要上前

答话,将这几个月是如何照料水稻的细节都要说清,旁边还跟了一个专门的人执笔记录,这些东西最后都是要上交给身在京城的景煕帝。

被这么多人望着,佃农讲得磕磕绊绊,但是众人却听得异常认真,顾成礼同样如此,他只不过是知道一些原理罢了,对于农事其实也并不是很精通,好在这世在顾家待的那几年,倒也是给他增添了一些基础知识,相比起在场的旁人,听起来没那么费力。

赵明昌与许敬宗等人,最后还是在顾成礼的讲解下,才听懂其中的原理,然后对顾成礼当初的建议很是惊叹,不知他怎会想到这些奇怪的点子。

所谓杂交水稻,其实就是稻子授粉时,用的是异种稻子花粉,正常人哪里会想到要这样搞呢。

顾成礼不赞同地摇头,“怎么会想不到呢,那骡子不

就是这么来的。”

许敬宗闻言哽住,仔细一想又觉得顾成礼所说果真不假,他之前待在同安县时,也见过不少人家用的就是骡子,因为相比起驴和马,买骡子的话反而更实惠,不仅寿命更长,至少可以用二十来年,体质也更好,通常情况下也不容易得病病死,又易于驾驭,狠得人喜欢。

而骡子其实就是公驴和母马生出来的杂种,这般一想,顾成礼提出让异种水稻进行授粉,似乎果真不突兀,只是他们以往想不到罢了。

顾成礼知道这种“混血杂交”的好处可不仅仅局限于此,他想起顾家人种的那些果树,去岁因为下雨,最后光照不够,长得并不是很高,但今岁日头也很多,恰巧如今这试验地里的水稻虽然已经金黄了,但是要等收割还得再过几天,到时候顾家的果园差不多也可以摘果了,可以带着这些人前去一观。

顾成礼虽然心里有了成算,却并未将心中想法所出,而是打算到时再见机行事。

因这地里的水稻还未到收割的时机,顾成礼等人就只能先在李家住下等着,景煕帝派顾成礼南下,就是为了摸清这水稻的质量,顾成礼要等到它们完全收割后,才能知晓这些改良后的水稻与寻常的水稻产量究竟相差多少,而除此之外,他还要将这些稻种给安排好。

其实顾成礼心里还有一事是隐患,这杂交水稻的稻种似乎不能留作种,确切来说,是留作种子的话,并不能一直保持高产量,会退化,到时候的产量就不能保持一如既往,既然如此,那么掌握杂交水稻的数据就非常重要了。

顾成礼让人将那几个佃农看住,到时候一起带往京城去,要安排更多人的来与他们进行学习着杂交水稻的经验,既然杂交水稻不能留种,那就只能花更多心思学会如何给水稻人工授粉,人为地让它们进行杂交,这样一来,就可以不用留稻种了。

这其中的操作虽然复杂了些,但想要落实下去也不是什么难事,顾成礼心里想明白后,就在心里开始酝酿着如何给景煕帝上折子了。

而他居住在李府这些日子也并不平静,顾成礼南下的动静这么大,还带了那么多的御林军

,同安县有头有脸的人皆有耳闻,前来下帖子求拜访的人不少,甚至连周围的几个县衙都有人过来探访,顾成礼接见了江南府的几个知县官僚,一些氏族地主也挑着几个见了面。

他想要将这杂交水稻技术给推广开,就必须与这些人联系,他打算等到试验地收割时,也下个帖子,将这些人都给邀请过去,只有让他们亲眼所见,这些人才会真正意识到杂交水稻比寻常的水稻要优出多少,也只有如此,他们才会真正地用心来学这门技术。

等要会见的人差不多都见完了,顾成礼才带着众人前往枣泥沟,他如今到了同安县这么长时间,却还没有回去一趟,如今稍微闲暇些,便打算回去看看顾家人。

如果可以,顾成礼并不想带着这些御林军招摇过市,他想要带着赵明昌几个瞧瞧地回一趟顾家,奈何在这点上御林军却是怎么也不听他的,一板一眼地说是奉皇命保护顾成礼,故而不管顾成礼要去哪里,他们都必须跟着。

顾成礼不得办法,只要领着这些人一起往枣泥沟而去,幸好他这番只是回家,不用穿上那醒目的朱红官服,可即便如此,当顾成礼带着一队人马出现在枣泥沟村口时,还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天啊,怎么来了这么些人到咱们村子”

“他们手里还拿着刀瞧着唬人啊”有些胆小的妇人怯怯地往后缩了缩身子。

“瞧见没,他们穿着官服呢,是官府的人,怕啥”

“哎你们快看,那不是顾家五郎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