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一名先话:“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当初我们考虑既然大家都来了,参观下也挺好的。
但是听孙总刚才的担心,我想了下,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也忙的很,请吃饭都不一定能安排,让他们逛商场,尤其是这种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事情。”
陈英也提议,“如果是能把他们留下来这么长时间,还不如安排到酒店,大家还能沟通下。”
孙洋也点头,表示赞同。对殷一名说:“要不这个流程,就安排在酒店,能留下多少人都可以。区里领导肯定能不会留下吃饭,能和这些知名品牌和徽州商会的老板们交流下也非常不错。”
基本流程定下来之后,一些细节就由殷一名安排项目部的员工负责了。
“另外,泉丰公寓和泉丰大厦也都都还没有完工,施工工地的安全要做好,隔离带也要规划好。”孙洋又交代了一句。
华阳过来的同事都去住了这边总部安排的酒店。孙洋回到滨江花园去住了,来之前已经安排物业的管家将房子做了清洁。
次日上午,孙洋去了前锋投资公司,拜访了郑少刚和丛文。一来是叙叙旧,感谢丛文的帮忙邀请区里领导。二来是商量下一些上市前最后一次融资的事情。
丛文还是那么客气,并主动承担起邀请投资人,而且他们要领投。
孙洋对这个也没有意见,只是和他简单描述了自己对泉丰集团接下来的规划。
孙洋提出了三套模式同步进行的方案:“第一,就是原来的小零售店模式,继续开较大的一二线还没涉及的城市,不再追求全省覆盖。”
丛文和郑少刚也都比较认同。
孙洋提出的第二个模式,“就是加快零售商的门店开拓,一是自己拿地自建,二是租店开业,三是联合盛年地产的新项目。”
虽然实体零售收到网络的冲击比较大,但是小零售店的灵活多变,让投资者比较看好。
而大的商比较受大品牌和需要支付以及部分应用场景的青睐。因此投资者也比较喜欢。
但是大商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运营成本高,覆盖面小。更容易收到网络电商的冲击。
这些,投资者不会担忧,,至少是目前不会担忧!
第三个方案就是:“继续开泉丰广场,将泉丰广场的品牌效应做起来,带动零售模式。”
对于这点,丛文和郑少刚都是持反对意见。他们也知道盛年集团的模式,认为盛年集团的模式非常好,至少从资本的角度非常好。因为故事很好讲,空间比较大,没有竞争对手。
但是对于泉丰集团,去做泉丰广场,丛文提议说:“这两个几乎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你在魔都做的这个泉丰广场,可以说是为泉丰集团做品牌宣传,也可以说是为泉丰上市增加固定资产。但是再继续增加泉丰广场既要占用大量资金,又要重新开产品的品牌商,这些商品和泉丰优品的产品几乎不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