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晋的女子天团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丝路研学组委会布了几条选手专访的视频。
盐官村蜀江秦淮民居四合院,宁旭接待了组委会的专访组。
“宁旭老师,能谈谈你对丝路研学这个活动的看法吗?”专访组的组长是崃山电视台的一位专职记者。
“就我个人而言,丝路研学这个活动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就书法这么艺术来说,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经过上千年的传承,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书写技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乃至宗教的精髓。”宁旭不是一个善于抛头露面的人,面对专访组,还有一点小紧张。
“宁旭老师,我可以请教一个问题吗?”
“您请讲。”
“怎样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或者说,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普通鉴赏者,常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一些名家的作品,给人的感觉似乎很零乱,直白一点说,就是看起来并不美,甚至以很丑。”
“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可以先问您一个问题吗?”
“您请讲。”
“您喜欢戏曲吗?”
“能听一点,或许说不想喜欢。”
“那我换一个,您喜欢唱歌或者说喜欢听歌吗?”
“我喜欢听,也喜欢唱。”专访组组长曾经还获得过榕市青年歌手的称号。
“那您认为唱歌和讲话,哪个更有艺术价值呢?”
“这个……”专访组组长仿佛明白了什么。
“也就是说,书法,不同于书写。如果从文字的使用性来说,现在的打印出来的文字,规范、整齐。就像我们平时说话,清晰、流畅,让对方能听清楚。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他的主要诉求不是记录。这点在孙过庭的《书谱》中关于楷书和草书的论述中有‘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说到这里,宁旭停顿了一下。觉得这么引用《书谱》的句子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专访组组长却没在意,接着刚才的问题继续深入。
“那宁旭老师,丑书,是否是书法的一种书体?”
“在传统书法体系中,没有丑书这种书体。丑书,是现在人们对一些书法作品的说法。”说到这里,宁旭觉得这么说有点抽象,干脆起身从书案上找了一本王铎的字帖。
“您能说说您怎么看这幅作品吗?”宁旭信手翻开一页,是王铎行书中堂。
专访组组长对书法并非完全不懂,也知道王铎。
“我知道王铎是一位书法大家。但说真的,我并不太懂他的书法。”
“如果说把这幅作品看成一个人,那在您的眼里是什么样一个人呢?”宁旭并没有从单纯从作品去谈书法。
“豪迈、奔放、强雄!”
“那您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先这幅作品整体给我的感觉很有张力。就像这些点画要从纸上跳出来一样,动感很强。再仔细看,笔画之间相互勾连争让,有点像,”专访组组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
“像不像梁军对阵,相互搏杀?”宁旭给专访组组长补了一句。
“对对,就是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