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小魏终于没忍住,为苏易:“师叔,那个,赵魏晋这么作妖,就这么算了?”
小魏这么一问,宁旭和唐导都看着苏易。只有陈雪自己端着红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小魏,如果有一条狗对你狂吠,你怎么办?跟他吵一架?还是跟他对咬?”苏易说完又问:“题壁的内容你想好了吗?”
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小魏轻声背诵着《书谱》里这段话,一边念着还一边摇着头。
苏易没管小魏,端着酒杯对宁旭说:“宁旭老师,”
苏易话还没说完,宁旭却赶紧双手端起酒杯说:“苏老师,很不礼貌地打断一下……”说完,宁旭看着苏易。这是在征求苏易的意见。
“您请讲。”苏易和宁旭碰了一下杯,两人却都没有马上喝。
“苏老师,您可千万别叫老师,叫我小宁就好。不论学识还是年纪,这老师儿子,小宁万万当不起。”宁旭说完,端着酒杯一口干了,然后双手捧着酒杯对着苏易微微拱手。
“行。那我就叫你小宁了。”两人用普通话交谈,苏易把您也改成了你。这是对宁旭的认可。苏易不是一个矫情的人,
“小宁,你觉得这题壁的内容该怎么选?”
“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十七帖》中选。”宁旭见苏易改了称呼,感觉自在了不少。
“说说理由。”苏易虽然没有马上或者说直接肯定宁旭的说法,却轻轻点着头。
“说到题壁,应该是以书法为载体的一种行为艺术。题壁之风自汉代肇始,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展以至唐代达到鼎盛。。但在东晋时期,题壁这种行为并不多。”
“来边吃边聊。”苏易见宁旭停顿下来,对着小桌轻轻挥了挥手。
而唐导和助理对视了一眼,助理轻轻起身,用手机开始拍摄。
“右军传世作品多为手札,而十七帖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题壁多为率性而为,用楷书题壁不太适合右军的性格。。”
宁旭侃侃而谈,苏易时不时和宁旭浅酌一口。
“那这二十九篇之中,你认为哪一篇合适呢?”苏易听宁旭说在《十七帖》中选,和自己的想法一样,但《十七帖》中却并没有应景的内容。
“我觉得在《远宦帖》和《蜀都帖》二者中选一个。”宁旭放下酒杯看着苏易。
苏易轻轻抬抬手,示意宁旭继续。
“既然没有当时应景的内容,那我们就选和丝路研学应景的内容。”宁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慢慢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王羲之是去京都,虽然《书谱》中并没有交代此行是访友还是公务,但‘去都’与‘远宦’很容易联系在一起。要是不足的就是,远宦帖的内容与‘去都’并不相干。”
小魏在旁边认真地听着,轻声地念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