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无奈道:“公……二十九娘想要我便多画一副就是了。”
台上一阵欢呼声打断了二人的低语,另一侧围坐在桌案旁的李白杜甫也被这阵声音吸引了注意,暂时停下了论诗,转而把注意力投在了台上。
台上有几个身穿麻衣的书生正在面红耳赤争论着,一个头戴玉冠的书生正在念诗:“一枝秾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这是李太白写牡丹的诗,我认为此诗最好!”
原来是这行人正在赏花论诗,争执了起来,既然是牡丹花节,争论的由头自然也是从写牡丹的诗词开始。
另一人却不甘示弱道:“此诗乃是太白应和之作,写的是牡丹还是宫中的贵妃?依照我看,写花最好的应当是王摩诘。”
他大声念道:“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此诗意境十足,且无关权贵,我看此诗更好。”
四月底,桃花已经渐渐谢了,可这花园中有专人养护,桃红柳绿之景却依然还在,高台两侧边栽种了许多桃柳,粉艳艳的花开得正好,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昨夜又正巧下了一场小雨,对上了那句“桃红复含宿雨”。
倒是李白的《清平调》,好则好已,可在场这些人却都没有见过那倾城倾国的贵妃,不知什么样的美人能与牡丹花一样名花倾国。
台下的李白笑着摇摇头,问杜甫:“子美觉得我与王维的诗哪个更好?”
杜甫咧嘴笑道:“都好,都好。”
“我在你面前,你该多夸夸我才是。”李白哈哈大笑。
他拍拍杜甫的胳膊,爽朗道:“说不准日后,后人也会将你我放在一同比较,到时候便有人问‘李太白与杜子美的诗谁更好些’了。”
“我的诗却不敢同太白兄以及王摩诘比。”杜甫嘴上谦虚,可面上的表情却也带着两分狂妄。
他如今也是自持“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健亲。”的狂傲青年。
“你单凭那一首《望岳》,足以与我和王摩诘齐名了!”李白朗声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今的大唐人读不懂杜甫的诗,李白却读得懂他。
名声易震,才思难得,李白才思最为敏锐,自然读得懂杜甫诗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敏锐才思。
李白回头对着王维挥了挥手,提高了声音:“王摩诘,此处仰慕你诗词的后辈,速速同我等一起论诗!”
“王维也在此处吗?”杜甫惊喜道。
王维被李白一声呼喊引了过来,脸上带着温润的笑,他也喜欢杜甫方才在台上所念的那首诗,自然不吝啬交一诗友。
“这是杜甫,杜子美。”李白指着杜甫为王维引荐,“方才我问他,李太白与王摩诘谁的诗更好,你猜他说了什么?”
王维坐在杜甫身侧,笑道:“莫非是更爱王摩诘?若是更爱你李太白,你便不会喊我过来了。”
李白哈哈大笑,指着杜甫道:“他说‘都好,都好’,可是一个都不得罪啊。”
被李白手指着,杜甫不太好意思笑了笑,对着王维拱手:“在下杜甫,字子美,久仰摩诘先生诗名。”
“王维,王摩诘。”王维含笑赞了一句,“你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得极好。”
三人都是在诗赋上出类拔萃的人物,有着诗赋做话题,很快就谈到了一起去。
李白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杜甫嘴角带笑,神采飞扬;王维。稳重平淡,时不时插一句话……
“老师,你干什么呢?”李长安凑到沈初身边,沈初已经找了一处距离李杜王三人不远的桌案坐下了,从腰上系着的腰带中掏出了一支炭笔并上一卷白纸,正在低头猛画。
画的正是李杜王三人坐而论诗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