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华娱从05开始做导演免费阅读 > 第157章 奥运会开幕凌云传媒都是怪物(第3页)

第157章 奥运会开幕凌云传媒都是怪物(第3页)

《夜店》正式上映了。

“这是我第一次拍正式的商业电影呢,还是女主。”穆亭亭给关凌打了个电话,没打通,而后就了qq,“说实在话,我真的有点紧张了。关凌,你说这部电影票房能好吗?”

“我对杨庆有信心。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关凌心里面有底,但是底气一般,看到之后回了一句。

《夜店》归根结底还是给杨庆练手的。

至于能赚多少钱,关凌觉得不亏就行,能赚就完美。

在凌云系的电影中,终于出了宁浩之外第二个导演拍摄的电影。

而对这部电影来说,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就是低调。

业界的关注没有那么高,毕竟杨庆大家已经知道了,之前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这种人拍的电影,能好看吗?

观众们都很想犹豫。

……

2oo8年8月8日,奥运会终于开幕了。

开幕式启幕只能用盛大两个字来形容,这场持续3个半小时的恢宏庆典通过电视信号传递到全世界,4o多亿观众纷纷表示:被惊呆了。

姚名举着华夏国旗走在中国代表团的最前列,而他的身边,是在地震上面被救下来的林浩小朋友。

中间出现了意外,小朋友一开始跟上队伍,在后面铆足了劲儿跑。

镜头转到了张一谋的额头上,老家伙头上全都是细密的汗珠。

在开幕式开始之前,其实外国许多国家都在一直抹黑华夏,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无成本的政治正确。

只是这一次,他们都翻车了!

比如美国nBc的评论员在开幕式开始时还在例行抹黑,看到一半就忍不住直呼:“中国人在过去几个世纪都是世界第一。”

《纽约时报》网站被惊叹号刷屏,西方网友们纷纷为伦敦感到担心:“中国的开幕式太宏大了,相比之下其他赛事的开幕式就像破烂卡车走行。可怜2o12年的老伦敦!”

专业抹黑中国的德国《明镜》网站,迅被愤怒的网友攻陷:“长达半年的围攻,BJ只用了5o分钟就击破了一切。”骂得《明镜》直接关闭了奥运讨论区,并屏蔽了所有与体育相关的新闻。

法国国家电视台在转播开幕式时,疯狂夹带私货,见缝插针抹黑,招来一片骂声:“竟然在开幕式上给我们讲什么兴奋剂,这种话题可以留在未来的三个星期讲不是?”

最尴尬的要数英国人,因为BJ之后就是伦敦,调子起太高他们实在接不住。

net、BBc不遗余力地吹毛求疵,BBc甚至放着奥运这种大新闻不做,跑去跟xZ的小道消息,希望那边有人能在开幕式上闹事,期望落空后,他们懊恼地说:“竟然什么都没有生?”

他们全都破防了。

新媒体把中国的真实面貌、生动形象地传递到4o多亿观众面前,恢宏的建筑、炫目的科技、璀璨的文化以及蓬勃的精神,都在传达着同样的消息——华夏崛起了。

这一年,对于华夏来说,是偏见被扭转的一年。

先是gdp已经基本持平日本,看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指日可待,再就是制造业产值已经达到和美国差不多的状态。

在此之前,华夏的文化软实力很差,一直都在面对着西方媒体垄断的恶意攻击。

戛纳关凌那个巴掌,就是外国人对华夏看法的一个微弱的缩影。

其实外国一直都在不间断的抹黑华夏,比如西方老百姓了解中国的最常用渠道是报纸和纪录片,报纸早在九十年代就开始没落,奥运会之前,稍微能挥点余热的传统媒介,就只剩纪录片了。

从2oo6年开始,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公开放映了三部关于中国的重量级纪录片,分别是:2oo6年1o月1日上映的《一览中国》,2oo7年6月13日上映的《人造风景》,2oo7年9月3o日上映的《沿江而上》。这三部纪录片称得上是西方抹黑中国的集大成之作,角度刁钻、语言刻薄,有两部选择在中国国庆节前后上映,可谓“用心良苦”。

这三部大制作纪录片集中在BJ奥运会前上映,就是想强行给西方观众戴上有色眼镜,好加深他们对BJ奥运会的抵触情绪。

甚至为了增强传播效果,西方媒体对这三部纪录片各种颁奖贴金,《沿江而上》获得了第45届金马影展最佳纪录片奖,《人造风景》获得了加拿大金尼奖最佳纪录片奖、riverrun国际影展最佳纪录片奖等行业权威奖项。

而这三部纪录片只是BJ奥运会前、西方舆论造势的冰山一角。

所以,BJ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典,也是一场舆论战争。

张一谋做到了,他用了长时间的准备,直接将BJ奥运会拉到了其他国家永远做不到的水平上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