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一千多守軍,陶家、張家加起來有五千。剩下六千團勇,被李正俘虜四千多,畢竟城門一堵就沒法逃。
團練士紳,全部殺光!
至於普通的團勇小兵,宣教官慢慢給他們講政策。只要能把政策背下來,就立即放他們回鄉,臨走時還贈送一斗米做路費。
四千多俘虜,回到家鄉之後,就是四千多政策宣傳大使。
又過三日。
知府王期昇,知縣楊觀吉,各自辦完事前往府衙。
兩人正好在門口遇上,表情都有些尷尬。同科進士,同地為官,同時從賊,這緣分也太奇妙了,今後的關係肯定鐵上加鐵。
他們的官位差別,也直觀反映出明末官場規則。
王期昇出身大族,常州府宜興人,東林黨的大本營之一。他自己又是復社成員,一路築城、築堤、挖渠,憑政績和關係迅升為知府。
楊觀吉出身貧寒,漳州府詔安人,只看地域就不受待見。進士外放,啥都沒幹,直接貶為九品知事,混到現在還是一個知縣。
這兩人,可是同年金榜題名,同時被外放做官的!
「麗青兄!」
楊觀吉主動作揖問候,心裡有些暗爽,他終於不用再仰視對方了。
王期昇拱手回禮:「吉長兄,請!」
「請!」楊觀吉微笑道。
兩人並肩走進府衙,這裡是李正的臨時辦公地。
「拜見將軍!」
見到李正,二人齊刷刷作揖。
李正笑著說:「撲滅城內大火,還有許多公文交接,都多虧了兩位先生。對了,王巡撫還是不願投降?」
王期昇回答道:「在下勸過了,被劈頭蓋臉罵回來。不過觀其言行,他並非不願投效,而是害怕連累子孫。」
巡撫王之良有五個兒子,其中三個都已經做官,這種人是不可能從賊的。
他寧願自己死,也要保住兒子。
至於王期昇,雖然從賊乾脆利落,卻也不是什麼軟骨頭。
歷史上,王期昇也募兵抗清,還散盡家財編練水師。盧象升的弟弟盧象觀,兵敗之後就是去投奔此人,可惜王期昇的水師也被洪承疇擊敗。最終結局不明,但王期昇肯定沒有降清,估計是隱姓埋名做百姓去了。
王期昇願意投效趙瀚,主要還是覺得趙瀚能成事。
長沙城都拿下來了,整個洞庭湖平原,都暴露在趙瀚兵鋒之下,湘南地區堪稱唾手可得。
占據江西、湘南,霸業初成矣!
楊觀吉也差不多,而且更無思想負擔。出身貧寒,清廉不貪,家中沒啥田產,趙瀚占領福建之後,楊觀吉的家人估計還能分到土地。
又聊了幾句,李正叫來手下,吩咐道:「王巡撫寧死不降,把他送回吉安,交給總鎮親自處置。」
「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