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改動《大學》的「」、「親」二字,是要從朱熹那裡搶奪四書解釋權。
羅欽順此人也很猛,直接推翻朱熹對於氣理、道器的理解。這是從理學的核心構架上,繞過朱熹重解釋理學,讓理學更具有實踐指導性。
王陽明、羅欽順,一個心學,一個理學,其實殊途同歸。
他們的理論,在明末被結合起來,於是誕生了黃宗羲、王夫之這樣的思想家。
趙瀚這個反應,卻讓大臣們很沮喪。
他們還想繼續給皇帝講經呢,有幸參與大同第一場經筵大會,百年之後是可以名留青史的!
結果李邦華只說一句話,皇帝就表示自己明白了。
這讓大臣們怎麼繼續講下去?
錢謙益、張溥等翰林院成員,這次也被叫來開會的,畢竟事關文廟祭祀,學者們都應該參與。
錢謙益、張溥對視一眼,都覺得有些意外。這個造反起家的皇帝,果然不是朱元璋那種泥腿子,而是真正研究過理學的人。
明代的進士,都有可能不知理學為何物!
因為只讀四書五經和註解,對於理學的認識還很零散。你得去讀二程、朱熹的著作,才能系統的掌握理學,這對大部分士子而言是不可能的。
趙瀚在含珠書院時讀過,而且是高屋建瓴的去讀,以一種探究和審視的角度去讀。
不需要記得細節,只需要掌握整體框架和核心觀點。
在趙瀚看來,僅從哲學角度來理解,理學就是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
趙瀚繼續審視名單,群臣則坐在那裡默默等待。
終於,趙瀚放下硃筆,對女官說:「傳諸群臣閱覽。」
一個一個傳閱下去,有人皺眉,有人欣喜,有人疑惑,但都沒有出言反對。
因為他們最想抬入文廟的賢哲,已經被趙瀚保留下來,沒必要因為個把人物跟皇帝抬槓。
只不過,寫《史記》的司馬遷入選,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為何落榜?
倒是趙瀚親自添加董仲舒,讓人覺得情理之中,又似乎在意料之外。
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就是一個大雜燴。他獨尊的只是公羊派儒術,以公羊派儒學為核心,添加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影響後世兩千年的中國社會。
錢謙益看看名單,又抬頭看看皇帝,蘇武居然也能進文廟?
張溥有些坐不住,起身拱手道:「陛下,沈括入選文廟倒也罷了,這郭守敬乃蒙元臣子,怎能入我泱泱華夏之文廟?」
趙瀚說道:「大明的《大統歷》,不過是在郭守敬《授時曆》上略微改動。今之天文、水利學問,也多有沿襲自郭守敬,數百年來惠及億萬百姓。為何就入不得?」
「出仕蠻夷,不可入文廟,」張溥說道,「否則的話,若偽清得了天下,范文程、寧完我、洪承疇之輩是否也可入文廟?」
趙瀚解釋:「郭守敬入選,皆因其學問造福後世,范文程這些人哪裡比得上?」
張溥說道:「陛下,天下萬民,可不看學問。」
趙瀚沉默良久,嘆息道:「算了,便將郭守敬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