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劍山讓人把地球儀拿來。
霍夫曼指著阿拉伯半島的東南部,也就是後世的阿曼蘇丹國:「這裡的阿拉伯人,有著悠久的航海歷史,他們自古以來就靠經商為生。葡萄牙人,控制了那裡最繁榮的港口,整整一百五十年之久。阿拉伯的土著領袖們,本來是一盤散沙,而且還互相攻打,只為搶那一點殘羹剩飯。」
「十七年前,納賽爾·本·穆薩德取得內戰勝利,建立了阿曼蘇丹國。他將長期的內部紛爭,轉化為對葡萄牙人的集體仇恨。不僅跟葡萄牙作戰,還跟波斯作戰,將沿海的波斯城堡和葡萄牙城鎮占領了一大半。」
古劍山讚許道:「內戰不休,外有強敵,還能統一國家,不斷收復失地,這也算是一位雄主了。」
霍夫曼說道:「葡萄牙人不甘心,拉上英國的東方勢力,打算聯合出兵奪回港口。但兩國在東方都力量薄弱,於是他們又去找波斯,想說服波斯國王,三國一起向阿曼出兵。阿曼國王穆薩德,找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想跟荷蘭一起抵抗英國、波斯和葡萄牙。」
「那位總督答應了?」古劍山問。
霍夫曼說:「荷蘭東印度公司,一直想把手伸進阿拉伯半島,這對總督來說屬於天賜良機。但議員們不答應,評議會的集體意見,是不要節外生枝,先把爪哇島的萬丹國滅掉再說。」
古劍山問道:「你覺得哪邊能主導局面?」
「肯定是總督,」霍夫曼說,「總督雖然被議會牽制,但只要下定決心,可以強行做出決策。成功了,會被總部獎賞;失敗了,會被總部問責。」
在另一個時空,巴達維亞總督范德林,確確實實強行對波斯出兵,爆發了荷蘭總督與議會最激烈的衝突。
那場五國大戰,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雷聲大雨點小,草草收場了事。
由於沒有獲得實際利益,同時還消耗大量軍費,於是總督范德林被撤銷職務,灰溜溜的滾回荷蘭養老去了。
在了解一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內部情況,又了解的世界局勢之後,古劍山問道:「我國若能造十艘千料大艦,都用百年橡木打造,船體也用歐洲龍骨樣式,配備最強大的火炮。能夠打贏荷蘭艦隊嗎?」
「有力量優勢,但海戰勝負,還要看運氣和指揮,」霍夫曼做荷奸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當即幫著出主意,「若要出兵,不必去打巴達維亞,派遣艦隊直撲馬六甲,切斷東西方海路最便利的通道。同時,斷絕中荷兩國貿易,最多一年,東印度公司就撐不住了,必定會因利潤下滑而選擇議和。」
古劍山說道:「你的意思是,先把馬六甲占了,巴達維亞不去管它?」
「對,」霍夫曼點頭說,「占領馬六甲,就能得到巨額利益,英法等國的商船都要從這裡經過,每年的進港稅就是一大筆錢。而荷蘭商船,只能從巴達維亞出發,繞過蘇門答臘島前往印度,荷蘭的力量將會不斷削弱。不要害怕跟荷蘭斷絕貿易,英國、法國、葡萄牙,甚至是阿拉伯商人,都等著這個機會呢。跟荷蘭減少的貿易額,其他國家會趁機吃進,中國商人不會有太大損失。」
不愧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議員代表,對具體情況清楚得很,知道荷蘭最怕的是什麼。
古劍山又問:「馬六甲好打嗎?」
霍夫曼搖頭:「不好打,那裡的城堡,幾乎不可能正面攻破。荷蘭當初奪取馬六甲,不但自己出兵,還聘請了一千多僱傭兵。圍城大半年,由於水土不服,北歐僱傭兵患病率達到八成。如果不是葡萄牙守軍糧食吃完了,主動開門投降,荷蘭不可能占領馬六甲。」
古劍山仔細看著地球儀,把目光投向越南。
如果要長期圍城,就得派大軍帶著足夠糧草過去。海上補給線越長,遭遇風暴的機率就會提升,而且可能被荷蘭艦隊打劫。
那麼,必須縮短補給線,而越南的最南端,就是絕佳的出兵點和糧食轉運點。
欲打馬六甲,必先打下越南!
聽說馬六甲很熱,先讓士兵熟悉越南氣候,再去打馬六甲也更有保障,免得像荷蘭兵一樣患病大半。
古劍山又問起印度。
霍夫曼說:「我是議員代表,我所代表的那位議員,就常駐印度的普利卡特港。那裡不是莫臥兒帝國的地盤,屬於一個叫金吉的小國,國土面積大概是兩個台灣。國中又有許多土邦,土邦領有收稅權,只需向國王繳納固定稅額,其餘基本就是土邦自治。」
「金吉國信仰印度教,它北方的戈爾孔達國信仰伊教。兩國王室雖為死敵,但戈爾孔達國的平民,卻以信仰印度教的為多。兩國正在聯手,一起抵抗莫臥兒帝國的進攻……」